心源性猝死的三个原因(什么人容易心源性猝死)

小贝 2025-10-28 13

心源性猝死,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恐惧的词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450万人因心源性猝死而离世,其中我国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源性猝死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心源性猝死的三大元凶。

一、高血压

高血压,这个看似普通的疾病,却与心源性猝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倍以上。高血压是如何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呢?

1. 心脏负担加重: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使心脏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2.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变厚,血管腔变窄,血液流动受阻,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3. 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表格

原因 表现 影响
高血压 心悸、头晕、头痛、乏力等 心脏负担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

二、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血液流动受阻时,就会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最终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1. 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使心脏功能受损。

2.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坏死,严重时可引发心源性猝死。

3.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可引发心律失常,如室颤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表格

原因 表现 影响
冠心病 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三、心肌病

心肌病,即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心肌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1. 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心力衰竭。

2. 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使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律失常。

3. 心律失常:心肌病可引发多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表格

原因 表现 影响
心肌病 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总结

心源性猝死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心源性猝死的三大元凶,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在此,提醒大家,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在急性症状出现后一个小时之内突发的意识丧失的一种自然死亡,在临床上最常见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具体如下:第一、冠心病、急性心梗的猝死。第二、心肌病,尤其是肥厚梗阻型的心肌病,或者是瓣口梗阻狭窄,主动脉瓣严重的狭窄。第三、心衰,尤其在心衰稳定期二、三级的患者,死亡原因50%以上是因为猝死。为了预防心源性的猝死,可以植入埋藏式的心脏除颤器,也叫ICD。植入指征是曾经发生过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频发的室速或者是已经曾经有过猝死发生,但是被抢救过来了。还有一种情况如果EF值<35,就有植入ICD的指征,可以预防心源性的猝死。

预防方法:1、日常生活保健、科学养生,采取低盐、清淡饮食,预防便秘;2、管控情绪,应保持乐观、积极、开朗,控制暴躁情绪;3、管控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如有冠心病患者要积极预防心梗;4、平时要定期体检,如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等;5、既往发生过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或是有猝死高风险患者,可在心血管医生指导下进行起搏器或除颤器植入治疗,预防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危及生命的心脏急症,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引起的原因不同,它的前兆也并不相同。心源性猝死首先的原因是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或者是极其快速的房性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房颤或者室上速可以引起心率超过200次,带来头晕、黑朦甚至晕厥,它主要的先兆的表现是头晕、心悸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心腔的梗阻也可以引起心源性的猝死,比如左房黏液瘤或者是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都可以引起心源性的猝死。

再有一个就是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比如说法洛氏四联症,一些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心源性的猝死。主要与原发疾病加重有关,所以心源性猝死不同原因它的前兆不同。但是这些心源性的猝死,比如恶性心律失常,往往是在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比如急性心肌梗死,要注意之前胸痛加重的情况。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心源性猝死,其中冠心病较为常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另外,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二尖瓣脱垂、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畸形、特发性室颤等。心源性猝死的诱因有休息不足、过于劳累、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等。临床上患者的表现为大叫一声,接着丧失意识,心跳及呼吸骤停。

一般在发生心源性猝死时,患者没有前驱症状,但是也有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如突然出现极度乏力、发作性心悸、呼吸困难等,及时发现,及早救治,少数患者可以避免猝死的发生。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表现:①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②脉搏测不到,血压测不出;③心音消失;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⑤瞳孔散大;⑥面色苍白兼有青紫色。

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阜外医院专家介绍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和防范方法

11月13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内科教授、心率失常中心副主任华伟在卫生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了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情况和防范办法。

据华伟教授介绍,心源性猝死是非常常见的,在西方国家是心脏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占一半以上,美国每年有30—4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这次由阜外医院牵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得出我国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是十万分之四十一点八。以此比例推算,13亿人口中,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是54万人左右。它的发生最主要的是由于有心脏疾患,突然发生一个恶性的心律失常,心跳得非常快,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然后导致了心脏病猝死。它的发生多数患者是有基础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心功能衰竭、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等等,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查出心脏病,是以猝死的形式表现的,它的发生率非常高。

华伟说,以往媒体对心源性猝死不是很重视,随着近年来一些名人猝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在国外尸检率很高,往往可以发现心源性猝死或心脏病的证据。我国的尸检率虽然不高,但心源性猝死的死亡时间很短,比如在一小时之内发生,在一小时之内心脏突然停跳,其他的疾病(排除过敏)一般不会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发生死亡。如果病人没有过敏史,又突然在一小时之内猝死,往往都是心源性猝死。实际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一旦发生,抢救成功率很低,因为大部分猝死发生在院外,通常是家中或公共场所,如果来不及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抢救,往往病人很难抢救成功。

华伟希望大家关注心源性猝死的防范。他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平均算下来,每天我国大概发生1479人。至于作为这次接种疫苗中的偶合事件,目前还不知道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有多少,但是希望大家关注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它每年要夺走我国50多万人的生命,是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有心脏病的病人一定要及时就医。冠心病人是心源性猝死首当其冲的,如果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要及时到医院去看病,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减少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高危因素。一旦得了冠心病或心脏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比如得过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或者曾经发生过突然晕倒被抢救成功的,这类病人再次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如果是已经发生过的病人,更要积极进行治疗,比如在体内埋一个心脏起搏器,都可以有效防止心源性猝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贝贝堂
  • 本文地址:http://www.beibeitang.com/muyingzhishi/310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