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长期服避孕药致肺梗(女子长期服避孕药致肺梗塞怎么办)
1
2025-11-04
当家里的小宝贝突然发烧到38度,新手爸妈们往往都会感到手忙脚乱。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宝宝发烧38度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发烧。发烧是人体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当宝宝体温升高时,说明宝宝正在与病原体作斗争。一般来说,宝宝体温在37.5℃-38℃之间属于低热,38℃-39℃属于中度热,39℃以上属于高热。
当宝宝发烧时,我们首先要观察宝宝的症状,以便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烧症状:
| 症状 | 描述 |
|---|---|
| 发热 | 体温升高,通常在38℃以上。 |
| 精神萎靡 | 宝宝精神不振,不愿玩耍,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
| 咳嗽 | 宝宝咳嗽,有时伴有痰。 |
| 喉咙痛 | 宝宝喉咙痛,不愿进食。 |
| 腹泻 | 宝宝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 |
| 呕吐 | 宝宝呕吐,有时伴有腹泻。 |
| 皮肤出疹 | 宝宝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有时伴有瘙痒。 |
当宝宝发烧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方法:
1. 多喝水:让宝宝多喝水,有助于散热。
2. 温水擦拭: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有助于降温。
3. 冷敷: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有助于降温。
4. 穿着宽松:给宝宝穿着宽松的衣物,有利于散热。
如果宝宝发烧症状严重,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降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
| 药物名称 | 用法用量 |
|---|---|
| 对乙酰氨基酚 | 口服,每次10-15毫克/千克体重,每隔4-6小时一次。 |
| 布洛芬 | 口服,每次10毫克/千克体重,每隔6-8小时一次。 |
| 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 | 口服,每次5-10毫升,每隔4-6小时一次。 |
注意:在使用药物降温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切勿随意加大剂量。
当宝宝发烧时,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持续发烧超过3天。
2. 宝宝精神萎靡,不愿玩耍,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3. 宝宝伴有抽搐、呼吸困难、皮肤发紫等症状。
4. 宝宝体温超过39℃。
为了预防宝宝发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注意个人卫生:宝宝及家人要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3.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宝宝体质。
4. 合理饮食:保证宝宝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宝宝发烧38度时,新手爸妈们不要慌张,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护理,一般都能度过难关。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及时观察宝宝症状,如有必要,及时就医。祝愿所有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内,不必吃退烧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温。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物理降温方法: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也可将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前额,降低脑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吸收入体内,会引起宝宝烦躁、哭闹。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孩子本来发高烧却手足冰冷,待体温逐渐下降后,手脚又慢慢热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尽管孩子的手脚冰冷,但内脏却处于发热状态,这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为多见。
这种假冷真热现象,主要是因为宝宝(特别是婴幼儿)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自主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
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宝宝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宝宝受寒怕冷,马上将宝宝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宝宝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
如体温超过38.5度,孩子发烧时,不要退热过快。许多家长急于给孩子退烧,是担心发烧会烧坏孩子的大脑,怕影响孩子的智力。其实,单纯的发烧是不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的。
延伸阅读: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到了39度以上更是急坏了爸爸妈妈。那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宝宝发烧不超过38.5度时,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度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妈妈需要用到药物治疗时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千万不可盲目用药。
给发热的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宝宝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要记住,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如果是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2岁以上的宝宝,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日常发烧的护理一般宝宝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1、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3、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4、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5、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宝宝发烧注意事项
1、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2、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3、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宝宝发烧38度以下怎么办
对于38℃以下的`发热,爸妈不必匆匆降温退热。见烧就退,可能会掩盖病情,不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这是因为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重要的防御反应。炎症引起发热时血管扩张,血液加快,局部和全身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能力增强可以抑制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其他淋巴细胞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提高,可以促使炎症消退。
此外在家中护理宝宝发烧时,还可采取如下措施:
1、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2、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大人不要吸烟。
3、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温升得更高。
4、保持大便通畅。
5、发烧是机体对抗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一般情况下,宝宝如果发烧在38.5℃以下,建议只用物理方法帮助宝宝降温。体温超过38.5℃时,才给宝宝吃退烧药。
宝宝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要给宝宝喝冷水,要喝温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
2、温水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3、温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
4、冰敷:可以少量适当使用冰敷,在宝宝儿前额、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位置冰敷或者冷敷。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而且6个月以内的宝宝也不宜冰敷。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一般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