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友(乐友母婴店)
6
2025-10-3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去加拿大生子。加拿大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宽松的移民政策,成为了众多家庭的首选。加拿大生子新政策的出台,让许多计划在加拿大生子的人士有些迷茫。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加拿大生子新政策。
一、加拿大生子新政策概述
加拿大生子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签证政策:加拿大政府将进一步提高签证申请门槛,严格审查申请人的资质。
2. 生育福利:加拿大政府将调整生育福利政策,降低生育补贴标准。
3. 移民政策:加拿大政府将放宽移民政策,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
二、加拿大生子新政策详解
1. 签证政策
* 签证类型:加拿大生子签证主要包括旅游签证和超级签证。
* 申请条件:申请人需提供真实有效的旅行计划、经济能力证明、家庭关系证明等材料。
* 签证费用:签证费用根据签证类型和申请地区有所不同。
2. 生育福利
* 生育补贴:加拿大政府将调整生育补贴标准,降低生育补贴金额。
* 产假政策:加拿大政府将延长产假时间,提高产假福利。
* 育儿津贴:加拿大政府将提供育儿津贴,帮助家庭承担育儿费用。
3. 移民政策
* 移民类别:加拿大生子移民主要包括家庭团聚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等。
* 移民条件:申请人需满足加拿大移民局规定的各项条件,如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
* 移民流程:申请人需按照加拿大移民局规定的流程申请移民。
三、加拿大生子新政策对申请人有哪些影响
1. 签证申请难度增加:加拿大生子新政策提高了签证申请门槛,申请人需提供更充分的材料证明自己的真实旅行目的和经济能力。
2. 生育补贴减少:加拿大生子新政策降低了生育补贴标准,申请人需承担更多的生育费用。
3. 移民难度降低:加拿大生子新政策放宽了移民政策,申请人有机会通过生子移民加拿大。
四、如何应对加拿大生子新政策
1. 提前准备签证材料:申请人需提前准备签证材料,确保材料真实有效,提高签证申请成功率。
2. 关注政策动态:申请人需关注加拿大生子新政策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子计划。
3. 选择正规中介:申请人可寻求正规中介的帮助,确保生子过程顺利进行。
五、加拿大生子新政策对比表
| 项目 | 旧政策 | 新政策 |
|---|---|---|
| 签证政策 | 申请门槛较低,签证审批相对宽松 | 申请门槛提高,签证审批更加严格 |
| 生育福利 | 生育补贴金额较高,产假政策较为宽松 | 生育补贴金额降低,产假政策调整 |
| 移民政策 | 移民难度较高,移民政策较为严格 | 移民难度降低,移民政策放宽 |
加拿大生子新政策的出台,对计划在加拿大生子的人士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关注政策动态,选择正规中介,就能顺利应对新政策带来的影响。在这个美好的生子之旅中,让我们一起为宝宝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孕妈赴加拿大生子,出生的宝宝即是加拿大公民,拥有加拿大国籍,就能够享受到加拿大的诸多福利。
一、生育补贴
一般来说加拿大的政府会对一些年收入不足20921加币的家庭的孩子每人补助1805加元,对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收入不超过66700加元的也能领到部分补助,并对第二个和以后生育的孩子相应增加补助,且放宽收入限制的标准。此外,如果家长在报税时没有填托儿费,对每个年龄在7岁以下的孩子再加213加元,这些补助不计入收入所得,即不用上税。
第二种福利就是国家补助。在加拿大生孩子作为对加拿大儿童税收福利的补充。这一项目规定,凡年净收入不足21214加元的家庭,对第一个孩子的年补助金额最高为977加元;对第二个孩子的年补助额为1748加元;对三个以上孩子的,在1748加元的基础上对每个孩子增加649加元;如果家庭净收入超过21214加元,则上述补助分别减少11.%、19。9%和27.8%。这项补助按月发放。计入收入所得,即得到该补助后会减少其他方面的福利。
二、社会保险卡(简称SIN卡)
社会保险卡由加拿大人力资源发展部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SIN卡是一个人居住在加拿大的身份证明,这个九位数的号码将永远伴随孩子以后在加拿大的工作和生活,记录着持卡人在加拿大生活的相关重要信息。每一个人在加拿大工作都需要申领社会保险卡,该卡可用于申请保险、纳税、申领儿童福利金及其他多项服务。不要将社会保险号随便告知他人。新移民第一次登陆加拿大时,在温哥华海关,移民局的工作人员会发给您有关申领社会保险卡的资料和表格,新移民可以直接去各省的相关政府机构申办。新移民申请社会保险卡时,需提供护照、移民纸的原件和复印件,填写相关表格,有关人员在查验资料后,发给一张接受申请的通知,约2-3个星期,就会收到社会保险卡。
三、国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MSP)
加拿大的国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仅使加拿大在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中尤显优越,而且使加拿大人民为之自豪。医疗保险的费用由加国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负担,主要来源为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所得税。在不同省份,医疗保险制度有不同的名称。政府医疗保险的对象为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难民和在加拿大有工作许可证、学生签证的外籍人士等。
加拿大具有世界上一流的医疗设施与服务,约有55,000多名执业医生,相当于每52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医生。政府每年在健康保险上的开支为520亿加元,平均每人享受1,800加元的医疗津贴。
四、普通就业保险金(简称EI)
就业保险也称为失业金,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给予失业人士短期的入息补助,以免他们以突然失去工作而产生经济上的困难,也鼓励失业人士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就业保险包括普通就业保险金、怀孕、育儿、患病及照顾病危亲人津贴。
五、养老金计划(简称OAS)
养老金的来源是国家税收,包括老年津贴、保证入息补助、配偶津贴、遗嘱津贴等方面内容。养老金的受益者是全体国民,但需满足两个条件:
1、年满65岁;
2、18岁以后在加拿大居住满10年以上。
看过北京遇上西雅图吗?女主就是到国外生小孩,依据当地的法律,在当地出生的小孩拥有该国家的国籍,这样换个地方出生就能够享受到这些福利。看到了这项政策所带来的福利,中国就涌现了去国外生小孩的风潮。但是这个风潮马上就要被禁止了。
去国外生小孩的心理想方法避开双国籍的坎,顺利回国,享受国内福利,等孩子大了再回到北美享受国外的福利。
2017年小儿子在加拿大出生,当时就有听到类似消息,这看来是做实了。同时建议去加拿大生子的朋友不要选择温哥华多伦多
这些城市,加拿大有很多城市,何必都挤在一个地方呢?这不是和在国内都扎堆儿北京一个道理吗?
当然,从现在看这项策的执行或许在1年之后。
但无论如何,对准备来加拿大产子的中国妈妈和那些本地的月子中心都是致命的打击。就算现在赶着怀孕,可能也要看老公给不给力了吧?!
昨天,加拿大保守党在哈利法克斯举行的大会闭幕了。
会议最后一天,保守党议员对党内提出的74项政策、修改建议进行了投票。
这些政策包括堕胎、安乐死等等,还有华人比较关注的“双非婴儿”问题。
根据加拿大《公民法》,凡是在加拿大领土出生的婴儿,都自动获得加拿大国籍。
但是保守党在昨天会议通过的决议中,决定修改这项法律:禁止“双非婴儿”(父母都不是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自动获得加拿大国籍。
如果在下届联邦大选中保守党上台执政,那么这项法律就会被修改成为现实。
以后想通过生育旅游来加拿大,让孩子出生就有加拿大公民身份,再也不可能了。
根据最新民意调查,57%的选民都希望自由党趁早下台。
在去年7月的调查中,希望更换政府和维持现任政府的选民还是基本持平的。
但是一年过去了,自由党已经越来越不得民心。
红色是希望更换政府的,绿色是维持现状的!
可以看出,希望更换政府的选民越来越多,呈上升趋势。
自由党下台了,最可能上台的就是保守党。
目前的民意调查显示,保守党和自由党在全国范围的支持率基本持平。
不过距离大选还有1年,到时候谁能代表加拿大人的意愿,大选会揭晓答案。
去年,保守党华裔议员黄陈小萍就曾提交请愿书要求修改加拿大的入籍法案。
请愿书中写道:“生育旅游、双非婴儿的出现,是在从根本上降低加拿大公民身份的价值”。
如果保守党上台执政,那么从此以后生育旅游将在加拿大彻底消失。
温哥华、多伦多的华人月子中心都不少,以后可能都要销声匿迹了。
一般来说,赴加拿大生子的费用在30-50万不等。大多数来生孩子的家里都不差钱,不过也有些人生完了却不给钱,给加拿大财政增加负担。
之前一名华人产妇在列治文生下一个孩子之后就跑路了,欠下一大笔债-约580万人民币(118万加元)的医疗费用迟迟不还。
温哥华沿岸卫生局(VancouverCoastalHealth,VCH)正在通过法律手段向这名产妇追债。
法庭文件~根据统计,列治文的妇产科每5个妈妈里就有1个不是加拿大公民。而非公民妈妈中,98%都来自中国。
因此这名欠钱不还的华人产妇让中国同胞倍感尴尬。。。
据悉,这个产妇叫夏燕(yanxia音译)、2012年10月在列治文医院(RichmondHospital)生下一个孩子。
孩子出生后状况不太好,在婴儿保温箱里生活了很久。
夏燕不是常住居民,不能享受普通医保,因此出院时收到了巨额账单。
当时她的生产费用加上孩子的护理费是31.3万加元,夏燕没有缴纳任何费用就悄声无息地走了。
拖欠到现在按照每月2%的利息来算,费用已经达到117.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580万)。
如果婴儿的身体状况不好,需要进保温箱“深切治疗”,入住1-2个月费用就会高达30万加元。
同为华人的本地居民对于这种生完孩子就跑,把债务留给加拿大的行为嗤之以鼻。
毕竟,这笔债务无人偿还、最后还是要分摊到每个纳税人头上承担。
根据BC省卫生厅的统计数据,仅在2014/15年,非居民产妇拖欠的医药费就高达几百万。
温哥华沿岸卫生局表示,就算是有不付费的情况,医院不能拒绝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医疗服务。
这引起了很多居民的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打击“生育旅游”,杜绝那些生了孩子就跑、留下一大笔债的行为。
“生育旅游”在加拿大一直很火,是很多华人产妇热衷的事。
大温”月子中心”业内人士的亲身经历与部分医院的官方数据都显示,以中国为源头的”生育旅游潮”近年来正在发酵升温。
加拿大及美国都实行在本国出生的婴儿自动获得国籍的政策,为求一本护照,有些中国“游客”其实是专门来生孩子的。
尽管跨国生子价格不菲,但产妇们却觉得很值。毕竟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加拿大公民,长到19岁父母还可以申请团聚移民。
大概费用~“双非婴”的妈妈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可能是因为列治文的华人最多,列治文医院的“双非婴”占总人数的70%。
就算保守党没上台,不禁止“生育旅游”,在加拿大生孩子也不是必定有加拿大国籍的。
因为双重国籍,是不被中国政府承认的。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明确表示:”在加拿大出生的华人(或第二代)并不代表他(她)就是加拿大籍。
中国政府认定这些人的国籍,需要看他(她)们出生时的父母情况而定!”(对美国也一样适用)
之前有两名在加拿大出生的、已经入籍的青少年(父母在香港出生)参加了一个中国游学团,当他们兴冲冲去温哥华中国领馆办理签证却被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中国政府不认可他们是加拿大籍,他们仍是中国人!所以没办法给他们办签证。”
为什么在加拿大出生的不算加拿大籍?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讨论,面对民众的不解和疑惑,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表示这可不是新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海外出生婴儿的国籍情况,并不能单纯的以出生地来认定、而必须视出生时父母情况而定。
两位少年虽然都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但父母都是在香港出生的居民。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按照中国的法律,这对父母无论在哪里生孩子,孩子都算是中国公民。
因此这两个孩子算是中国公民,当然不能获得中国签证!
一些远赴海外生孩子的要哭晕在厕所了。。。
花了大价钱、冒着高风险到海外生子,结果孩子的国籍根本不被中国政府认可。
一辈子在加拿大/美国也就算了,想回趟中国,连签证办不下来。
海外出生婴儿的国籍认定办法:领馆文件: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只要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都是中国国籍、孩子就是中国籍,无论他在哪儿出生。
如果出生时母亲是中国籍,而父亲是加拿大籍,子女仍为中国籍。
如果出生时父亲是中国籍且未在海外定居,而母亲是加拿大籍,子女仍为中国籍。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表示,中国政府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BC省双非生子虽然是加拿大国籍但不能享受牛奶金、MSP医保计划、免费教育。
原因:“牛奶金”只针对当地常住并缴税的居民;—牛奶金是发给父母抚养孩子;
“免费教育”需要父母的有效身份(residency status)包含持有工签或学签;
“MSP医保”“双非”公民要到年满18岁、成为独立纳税人后,才能开始申请自己的医疗卡,在此之前,他是无法获得公费医疗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