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好得快(疱疹性咽峡炎四个时期)

小贝 2025-11-02 10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在夏秋季节较为多发。这种疾病会让宝宝感到喉咙疼痛、吞咽困难,甚至出现高热等症状。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好得快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了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1. 病因: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也可能由其他病毒引起。

2. 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吞咽困难、口腔黏膜和咽部出现疱疹等。

3. 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二、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

1.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用于抑制病毒复制。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高热和疼痛。

抗生素: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

2. 中医治疗

中药:如银翘散、板蓝根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针灸: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

3. 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多饮水:鼓励宝宝多喝水,以缓解咽痛和保持口腔湿润。

饮食清淡: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清洁口腔,避免细菌滋生。

三、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误区

1. 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无效,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

2. 过度依赖药物: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重家庭护理,不能完全依赖药物。

3. 忽视病情变化: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措施

1.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2. 提高免疫力: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宝宝免疫力。

3. 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降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率。

五、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案例分享

以下是一位家长分享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案例:

案例:宝宝,男,2岁,于2019年8月15日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诊断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利巴韦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2. 中医治疗:银翘散、板蓝根颗粒。

3. 家庭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饮食清淡,注意口腔卫生。

治疗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宝宝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咽痛消失,疱疹愈合。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家长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和家庭护理相结合,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表格

项目 具体内容
病因 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也可能由其他病毒引起
症状 高热、咽痛、吞咽困难、口腔黏膜和咽部出现疱疹等
传染途径 飞沫、密切接触等
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中药、针灸、家庭护理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提高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
治疗误区 滥用抗生素、过度依赖药物、忽视病情变化
治疗案例 2岁男宝宝,经过一周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让宝宝早日康复!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这样吃好得快

作者:卞月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主管营养师/注册营养师,《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作者)

审稿:尤祥妹(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原117)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

最近,我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好几个班级停课了,原因是班级里出现了很多“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乍一听这个疾病,很多家长都是一脸懵,但是提起“手足口病”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首先,这两个疾病非常相似,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每年的4-7月为高发期,常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不同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咽部和软腭长疱疹,咽痛比较明显,发热多为高热,先发热再出疱疹,且该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传染性强,但好的也快,预后好;而手足口病除了口腔以外,唇部、手、足、臀部、肛周也会长透明的小水泡,关节部位还可见皮疹,出疹后发热,发热多为中低热,咽痛症状不太明显,而且3岁以下的手足口病患儿较疱疹性咽峡炎更易出现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病情相对较重。

其次,这两个病都属于病毒性感染,所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都属于自限性疾病,所以临床治疗多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如退热、加强消毒、皮肤黏膜和口腔黏膜护理、心理护理等。其中,饮食护理也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针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因为患儿咽痛明显,口腔的疱疹及反复的高烧很容易影响进食,常会出现流口水、拒食的现象。

正确的饮食护理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营养充足

均衡营养是提高患儿免疫力的基础,考虑到患儿经常性发烧,故宜以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等食物为主,食物宜清淡、软烂、易消化,如牛奶、鸡蛋羹、鱼粥、虾仁粥、菜粥、瘦肉冬瓜粥等,保持营养均衡,少量多餐、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②食物应温凉:

患儿口腔出现很多疱疹,所以太烫、太酸、太辣、太咸、太干、太刺激、加工过度等食物不适合患儿食用,避免引起口腔溃疡部位疼痛而拒食,适合进食温凉的牛奶、粥、水果、软面条、馄饨、水蒸蛋、不太酸的果汁以及少量的冰激凌等。

③耐心喂养:

患儿因口腔疱疹疼痛,容易影响食欲,应耐心喂养,可给予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或者短时间观看喜爱的动画片,分散其注意力,对于哺乳期的婴儿,可用小勺将奶慢慢喂到口中。

④注意口腔清洁与护理:

进食前后用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清洁口腔。口腔溃疡者,可给予生理盐水漱口或擦洗后,喷洒冰硼散、西瓜霜或思密达,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⑤营养补充:

进食量较少的患儿可以口服补充一些特殊医用膳食补充剂;对于不能进食的重病患儿可采取鼻饲饮食;对于体温过高吞咽不适、拒食的患儿可给予静脉营养补充,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和疾病损耗。

⑥并发症观察:

对于持续高热且常规退烧效果不佳,出现惊厥、抽搐、精神萎靡、进食较差、头痛呕吐、呼吸增快、口唇发绀等病情较重的患儿宜及时就医。

最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很多是因粪口传播和呼吸道感染所致,所以预防很关键: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对玩具、餐具进行消毒,注意饮食调配、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6月龄—5岁适龄儿童尽早加种EV71疫苗,以降低患病机率。本病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场所,外出戴口罩,已经感染的孩子一定要注意隔离,尤其是家中有二胎的,隔离是最好的预防传播手段。

参考文献:

[1]吕淑华.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预防.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J],2014,14(31):541-542.

[2]陈顺珍,李学敏.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当代护士,2020,27(16):68-69.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2021.6.23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

每年夏秋季节,朋友圈、家长群经常会流传一些“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爆发流行”的相关消息,引得人心惶惶。这个疱疹性咽峡炎,究竟是什么鬼?

一、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病毒是柯萨奇A组病毒(一种肠道病毒),另外埃可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粪-口,常发生于夏季和秋季,5岁以下的孩子是高发人群,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幼儿园如果有一个孩子得疱疹性咽峡炎,就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小孩,造成群体感染流行。因此,如果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要注意居家隔离,不要上学,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小朋友,一般要从生病开始隔离2周。

二、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急性发热(体温38.9℃-40℃,甚至更高),一般会持续 3-5天。

咽喉部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

咽喉疼痛,孩子也会因此而不愿意吃东西或喝奶,可能会出现脱水表现。

三、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没有特效药,多数在一周内好转,少数会持续10-14天。

家长可以采取一些家庭护理措施,来减轻孩子的不适。

饮食

饮食要保持清淡,以容易吞咽的流食为主,同时食物的温度不宜太高;

当孩子因咽部疼痛不愿意吃东西时,可以给ta喝点冰水,或者吃点冰镇水果、冰棒等,以补充水分和能量,缓解疼痛。

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进食后给孩子喝点水,或直接用温水、淡盐水漱口;

饭前、便后、玩耍后,提醒或帮助孩子认真洗手;

孩子的餐具、玩具,要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用药

当孩子高热难受时,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退热;

休息

减少强度大的运动,让孩子多休息,以保持体力,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

四、什么情况下,该带孩子看医生?

通常来说,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良好,爱玩能睡,食欲尚可,那就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现,那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就诊了——

孩子持续高热,即使吃了退烧药也很难退烧;

孩子精神状态不好,长时间不愿意喝水或吃东西;

有明显的头痛、频繁呕吐、呼吸急促或抽搐等表现;

出现中度或重度脱水,表现为口唇干、小便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

五、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部分症状相似,常常容易被混淆。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长疱疹的位置不一样。

手足口病主要在手心、脚心、肛周和咽喉部长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则主要长在咽喉后壁。

2、发病的风险不一样。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通常是突发高热再发现疱疹,而手足口病则是先发现疱疹再出现中低热,因此可能会让人感觉疱疹性咽峡炎比较凶猛,但从并发症的角度来说,其实手足口病的风险更大一些。

疱疹性咽峡炎极少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而部分手足口病可能会转成重症,如脑炎、肺炎、肺水肿、心肌炎等。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口腔长有疱疹时,不要大意,要留心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情况严重或比较担心,就要及时就医检查。

六、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让孩子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在疾病流行时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宝宝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宝宝的健康牵动着一家人的心,而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往往容易患上一些疾病,需要家长引起重视,那么,宝宝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到10岁的儿童,多发于夏秋两季。主要的症状为突发高热,伴随着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症状,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大一些的儿童常见的症状为咽痛严重、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一定要做好口腔卫生工作,患儿的口腔要保持清洁。家长可以让患儿常使用淡盐水来漱口;此外,可以使用冰硼散等吹播在患者的咽部,可以减缓咽痛。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的话,那就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了,才可以有效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另外,为了避免继发感染、让患儿尽快痊愈,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肌肉注射一些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宝宝疱疹性咽峡炎,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贝贝堂
  • 本文地址:http://www.beibeitang.com/muyingzhishi/76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