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营养(婴儿的营养包能不能兑在奶粉里面)

小贝 2025-11-02 8

从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家长们就开始了漫长的育儿之路。而在这条路上,婴儿的营养问题无疑是最让人关注的。毕竟,营养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础。如何科学地给宝宝补充营养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一、婴儿的营养需求

1. 能量需求

婴儿期的宝宝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发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0-6个月婴儿的能量需求约为每千克体重100-120千卡,6-12个月约为每千克体重90-100千卡。

2.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儿期的蛋白质需求较高,一般建议蛋白质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5%-20%。

3. 脂肪需求

脂肪是宝宝能量和细胞膜的重要来源。婴儿期的脂肪需求约为总热量的35%-40%。

4. 碳水化合物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宝宝的主要能量来源。婴儿期的碳水化合物需求约为总热量的45%-55%。

5.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宝宝身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常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等;常见的矿物质有钙、铁、锌、硒等。

二、婴儿的营养来源

1. 母乳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富含宝宝所需的各类营养素。建议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2. 配方奶粉

对于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宝宝,配方奶粉是较好的替代品。选择配方奶粉时,应注意其营养成分是否接近母乳。

3. 辅食

6个月左右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辅食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宝宝的月龄和需求逐渐增加。

辅食种类 适用月龄 主要营养成分
米粉糊 6个月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蔬菜泥 6个月 维生素、矿物质
水果泥 6个月 维生素、矿物质
肉末、鱼泥 7个月 蛋白质、铁
稀饭、面条 8个月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全脂牛奶 9个月 蛋白质、钙

4. 其他食品

除了母乳、配方奶粉和辅食,宝宝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其他食品,如蛋黄、豆腐、鱼肝油等。

三、婴儿营养补充注意事项

1. 均衡饮食

保证宝宝饮食的均衡,避免偏食和挑食。

2. 适量添加辅食

辅食的添加应根据宝宝的月龄和需求逐步增加,避免过量摄入。

3. 注意食物卫生

确保食物新鲜、卫生,避免宝宝感染食物中毒。

4. 定期体检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摄入。

婴儿的营养问题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通过科学地补充营养,可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婴儿的营养

分类:生活>>育儿

问题描述:

我老公跟以前女朋友生了个女儿,小孩一个月多没就开始喝奶粉,现在差不多一周岁了,一直是我男朋友妈妈带着过段时间带过来让我们一起照顾,但我不知道怎么照顾小孩子尤其是吃的方面,看他很消瘦的样子很心疼所以我也想让她一样吃到营养,但不知道怎么给她弄吃了我很烦恼。大家快来帮帮我,我该做什么给她吃

解析:

婴儿营养

婴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儿(infant)指从出生至满1周岁前。婴儿期是人类生命从母体内生活到母体外生活的过渡期,说是从完全依赖母乳的营养到依赖母乳外食物的过度时期。婴儿期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一高峰期,12月龄时婴儿体重将增至出生时的3倍,身长为出生时的1.5倍。婴儿期也是脑细胞的增殖高峰期,不仅脑细胞的数目增加,细胞体积也增大,至1岁时,脑质量达900~1000g,接近成人脑重的2/3。但婴儿期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胃容量很小(12个月时为200mL),消化功能亦不完善。

婴儿的营养需要特点

1热能

以单位体质量表示,0~0.5岁婴儿热能的适宜摄入量为0.4MJ/(kg·d)〔95kcal/(kg·d)〕(非母乳哺养应增加20%),是成人的3倍多。婴儿需要较多的能量,主要反映婴的代谢率较高,以及对生长和发育的特殊需要。婴儿生长发育对热能的需要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在最初几个月内,这部分热能占总摄入热能的1/4~1/3。

2脂质及糖类

婴儿的胃容积小,因而需要高热量的营养素,脂质正符合此条件。脂肪除提供婴儿相当的热能外,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可避免发生必需脂肪酸缺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期脂肪所占之供热比应在35%~50%之间。婴儿期脂肪的主要来源是乳类及合量的代乳食品。母乳中脂质所占之热量为50%~5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55%以上,又含有软脂酸易被变化。因此,婴儿摄取母乳,较低容易加以消化和吸收。对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儿不应喂去脂牛奶或去脂奶粉。糖类的功用是供给机体热能和构成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一个健康的婴儿,有28%~63%的热能由糖类获得。母乳的组成中乳糖占37%~38%的热量,而牛乳中仅占26%~30%。若以牛乳代替母乳喂养婴儿,需添加乳糖来增加其营养价值,但添加量不宜越过母乳的含量。由于婴儿要到3个月以后才有淀粉酶产生,所以多糖类食物要等到4~6个月大时才能开始慢慢添加。

3蛋白质

婴儿因为体内器官的成长发育,需要质优、量足的蛋白质。正常婴儿的蛋白质需要量,近每单位体质量计要大于成年人;婴儿比成人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也大。除成人所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外,组氨酸也是婴儿所必需的。此外,婴儿还需要必需半胱氨酸和酪氨酸。一般来说,人乳蛋白质和现时用于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蛋白质都含有婴儿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到(包括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若蛋白质长期摄入量不足,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但供给量过多,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蛋白质代谢会造成肾脏负担。中国营养学会的摄入是(RNI)为1.5~3g/(kg·d)。

4矿物质

母乳中的各种矿物质含量是婴儿矿物质需要量的主要依据之一。1岁以内婴儿每日铁的适宜摄入量(AI)为0.3~10mg。正常新生儿有足够的铁储存,可以满足4~6个月的需要。虽然母乳中的铁易被婴儿有效地吸收,但乳中铁含量较低,因此母乳哺养的婴儿在4~6个月后应添加含铁辅助食品。婴儿每日钙的适宜摄入量(AI)为300~400mg,母乳和牛奶中钙的含量及吸收率均较高,可基本满足婴儿需要。

5维生素

正常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只有维生素D稍低。婴儿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RNI)为10μg/d,如果母乳不足或出同维生素D的早期缺乏现象,可考虑每日额外补充5~10μg(200~400IU)的维生素D。在乳母食物不足时也可以在出生后第二周添加维生素C,并在整个喂哺时期内保持。婴儿的配方奶粉(milk formulas)原则上应满足各种维生素的需要。一般在婴期,只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缺乏就比较少见。

母乳喂养

对人类而言,母乳(breast milk)是世界上惟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是人类哺育一下代的天性,中华民族有母乳喂养(breast feeding)的良好传统。母乳喂养的优点如下:

(1)母乳营养齐出母乳中的营养素能全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且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母乳含优质蛋白质:与牛乳相比,母乳蛋白质的含量虽低于牛乳,但人乳以乳白蛋白(lactoalbumin)为主,酪蛋白(casein)含量相对较少,与牛乳正好相反,白蛋白在婴儿胃内能形成柔软的絮状凝块,易于消化吸收;母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与婴儿体内必需氨基酸的构成为一致,能被婴儿最大程度地利用。此外,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也多,能满足婴儿脑组织发育的需要。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每100mL母乳含脂肪4.5g,在构成上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尤以亚油酸(linoleic acid,LS|A)含量高;母乳中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也很高,很可能对人脑的发育有重要作用。人乳本身含有丰富的酯酶,将母乳中脂肪乳化为细小颗粒,因此人乳脂肪比牛乳的更易消化吸收。含丰富的乳糖(lactose)是母乳中惟一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6.8%,较牛乳高。乳糖在肠道中可促进钙的吸收,并能诱导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从而有效的抑制致病菌或病毒在肠道生长繁殖,有利于婴儿肠道健康。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加上乳糖的作用,可满足婴儿对钙的需求。母乳中其他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齐全,含量既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又不会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在乳母膳食营养供给充足时,母乳中的维生素中基本满足6个月内婴儿所需(维生素D例外)。

(2)母乳具有抗感染能力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因子,可增加母乳喂养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初生婴儿免疫系统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免疫功能不完善,而且婴儿血中免疫分子水平较低,因此婴儿期易患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母乳尤其是初乳(colcstum)含多种免疫物质(如淋巴细胞、抗体、巨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补体因子及双歧杆菌因子等),可以保护并健全消化道黏膜、诱导双歧杆核辐射的生长并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破坏有害菌、保护婴儿消化道及呼吸道低抗细菌及病毒的侵袭,从而增加婴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母乳的其他优点以母乳喂养婴儿经济、方便、温度适宜、不易污染,而且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间情感交流,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也利于母亲健康和产后康复。近年的许多研究还表明,母乳喂养比人工喂养的孩子较少发生肥胖症。

辅食添加

在正常的母乳发泌和婴儿食欲正常的情况下,从4~6月龄之后,婴儿体质量从出时的3.2kg左右增加至6~7kg,而一般母乳的分泌量并不随婴儿的长大而增加。此时仅单独以母乳喂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应逐步的添加婴儿辅助食品为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辅助食品又称断乳食品(weaning food),主要是用于在充足母乳条件下的正常补充。在母乳喂哺4~6个月至1岁断乳之间,是一个长达6~8个月的断奶过渡期,此期应在坚持母乳喂养的条件下,有步骤地补充婴儿所接受的辅助食品,以满足其发育的需要,顺利进入幼儿阶段。过早或过迟补充婴儿辅助食品都会影响婴儿发育。

1添加的原则考虑到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在添加辅助食品时要注意以下7点:

①婴儿得自母体的免疫力,在出生5~6个月时逐渐消失,因此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降低。添加的食物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包括食物本身及制备过程、使用容器等,都应特别留意清洁卫生条件。

②为了避免婴儿对食物的目的不耐受性,应由一种食物开始,逐渐过渡这多种;添加量亦应从极小量开始,逐步过到渡适当量,且应避免添加过量食物。

③考虑到婴儿的咀嚼能力和胃肠适应能力,辅食添加应选择粗纤维少、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纤维较粗、脂肪含量高或辛辣***类食物。

④供应方式是渐进式的,即流质、半流质、半固体、固体逐步添加。

⑤避免添加特殊口味或调味太重的食物,应以新鲜、天然、未精制的自然食物为主。

⑥由于婴儿在饥饿时容易接受新食物,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可先喂辅食后喂奶,待婴儿习惯了辅食后,为了不影响其对吃奶的兴趣,可先喂奶后喂辅食,以保证婴儿的营养需求。

⑦婴儿对水分的需求比成人多,添加辅食后,乳汁饮用量减少,故需特别补充水分。

2添加的内容

①婴儿3个月时,因其生理发展状况只能够消化简单食物,此时可以添加菜汁

果汁,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②婴儿满5~6个月时,因其体内淀粉酶的活性增加,有能力消化淀粉,此时可以添加米糊、麦糊等食物,以供应足够的热能。

③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长牙,可以小心地和从小量地开始给予半固体、固体食物,如蛋黄泥、肉松、肉末、肝末、稀饭、馒头、饼干等,既补充了营养,又锻炼了小儿咀嚼,帮助牙齿生长。此阶段添加菜泥,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以预防婴儿便秘的发生。

④日光浴可视为一种添加营养的方法,在适宜的条件下也可在早期开始。

幼儿需要的六种营养素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代谢越旺盛。为了适应这种高代谢婴幼儿就必须摄入大量能量。热量的外部来源由营养素供给。1g蛋白质提供热能4cal,醣提供热能4cal,1g脂肪提供热能9cal。六个月以下,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500千焦耳,7-12个月为400千焦耳。

小儿所需热量包括以下方面:

(1).基础代谢:是指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维持人体功能所需最低的热量。婴幼儿时期所需量约占总热量50%~60%,1岁以内约为55cal/kg/d;6岁约44cal/kg/d,12~13岁约需30cal,与成人接近;

(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此为消化和吸收食物所需的热量。从小儿总需热量来说,婴儿期约占7~8%;学龄前儿只占约5%;

(3).运动所需:是指肌肉活动所需的热量。1岁以内小儿约需热量为15~20cal/kg/d,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量逐渐增加。好动、多哭和肌肉发达的小儿,需热量较大些;

(4).生长发育所需: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与生长发育速度成正比,生长发育速度愈快所需热量愈多。生后数月内约需15~20cal/kg/d,1岁时约需15cal/kg/d,到青春期增高,此项所需热能约占总热量的25~30%;

(5).排泄的消耗:每日摄取的食物不能全部吸收,有一部分食物未经消化利用便排出体外。摄取混合食物的正常婴幼儿,约有10%的食物丢失在排泄物中。

二、蛋白质

蛋白质用于婴幼儿维持各种组织新陈代谢,各种新组织的生长,以及各种组织的成熟。幼儿每日供给的蛋白质为40g,约相当于每公斤体重3g蛋白质。蛋白质是免疫抗体、激素、消化酶等物质不可缺少的成份。婴幼儿不仅需要蛋白质来补充日常代谢消耗,还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故这一时期处于正氮平衡状态,不仅要求有相当高的量,而且需要优质的蛋白质,母乳喂养时蛋白质需要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克;牛奶喂养时为3.5克;主要以大豆及谷类蛋白供给时则为4克。另外,婴幼儿的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远高于成人,同时由于婴儿体内的酶功能尚不完善,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也多于成人,即对于成人来说是非必需氨基酸,而对于婴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如半胱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婴儿自身不能合成这些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供给。初生6个月的婴儿,9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均比成人大5~10倍,并要求氨基酸间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如婴幼儿缺乏蛋白质,不仅影响大脑发育,也会使得体重和身高增加缓慢,肌肉松弛,抵抗力下降,严重会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过量的蛋白质对婴儿无益甚至有害,可能出现腹泻、酸中毒、高渗性脱水、发热、血清尿素和氨升高等。

[蛋白质的膳食来源]:

食物名称蛋白质含量(%)

肉类(畜、禽、鱼) 10–20

奶类 1.5–4

奶粉 25–27

蛋类 12–14

干豆类 20–24

硬果类 15–25

谷类 6–10

薯类 2–3

三、脂肪

脂肪是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组成所必需,也是身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脂肪能防止体热的消散,保护脏器不受损伤和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婴幼儿需要各种脂肪酸和脂肪类,其中必需脂肪酸提供的热量不应低于总热量的1%~3%。婴幼儿饮食中脂肪供给的热量约占总热量30%-35%,它的需要量也比成人多。如长期缺乏脂肪的小儿,能体重下降、皮肤干燥易发生脱屑,还容易发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的膳食来源]:

动物油、植物油、奶油、蛋黄、肉类、鱼类等,也可在一定条件下由摄入的醣类和蛋白质转化而来。如供给脂肪过多,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发生酸中毒。

四、碳水化合物

热量供应的主要来源,其供热量约占总热量的50%,醣类能节省蛋白质的消耗量和协助脂肪氧化。醣类缺乏时,身体便动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热)量来源,醣类供给充足时,部分醣类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内,剩余醣类能转化成脂肪。婴儿需要碳水化物,母乳喂养时,其热量供给一半来自碳水化物,婴儿膳食中如果没有碳水化物,则很难避免酮病的出现,幼儿亦是如此。婴幼儿饮食内过多供给醣类,最初其体重可迅速增长,日久则肌肉松软、面色苍白呈虚胖样,实为不健康的表现。故蛋白质、脂肪和醣类三者的供给,须有适当的比例才能发挥各自的良好作用。

[脂肪的膳食来源]:

米面食品、乳类、谷类、豆类、水果、蔬菜等。

五、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人体内的无机盐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常量元素有钙、磷、钠、钾等;微量元素有铁、锌、铜、碘等,每种元素在调节生理机能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缺乏或者太多都会造成人体功能失调,甚至影响人的生命。其中与婴幼儿关系最大的有钙、铁、钾、碘、锌、钠等。食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体液需要保持比较稳定的渗透压力,钠和氯离子起着决定性作用。渗透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发生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影响生命。缺乏钠会造成体液渗透压过低,则出现尿多、浮肿、乏力、恶心、心力衰竭等;钠过高造成体液渗透压升高时,发生口渴、少尿、肌肉发硬、抽风、昏迷甚至死亡,而体内钾离子过多或过少都会发生全身肌肉无力、瘫软、心跳无力、心力衰竭、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昏迷甚至死亡,婴幼儿时期严重的呕吐、腹泻时,常导致钠、钾离子的失常。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如果供应不足或钙的吸收不良均会发生佝偻病,严重者发生抽风,肌肉振颤或心跳停止。铁是人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铁摄入不足,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而影响氧气的运输,影响生长发育。锌在人体内可构成50多种酶,还构成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生长发育,缺锌会患矮小症、贫血、生长停滞、皮肤损伤。碘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制造甲状腺素,缺乏时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名称膳食来源

Ca乳及乳制品、水产品、豆类及其制品

P来源广泛

Fe动物肝脏、全血、肉、鱼

I海产品

Zn牡蛎、肝、肉、蛋

Cu牡蛎、肝、肾、鱼、坚果、干豆

Se肝、肾、肉类、海产品

六、维生素

与生长发育极为密切,与小儿营养关系密切的有维生素A、B1、B2、烟酸、维生素B6、B12、C、D、E、K及叶酸等。维生素对婴幼儿营养尤其重要,若缺乏会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出现某种维生素缺乏症;但也不能过多摄入。

[维生素的膳食来源]:

Vit A:绿叶菜、黄色菜、水果、肝脏、奶及奶制品

Vit D:海鱼、肝、蛋黄、奶油

Vit E:油料种子、植物油

Vit B1:动物内脏、肉、豆、花生

Vit B2:肝、肾、心脏、奶、蛋

Vit B6:豆、肉、肝、鱼

Vit C:新鲜蔬菜、水果

叶酸:肝、肾、蛋、绿色蔬菜、花菜、酵母

烟酸:肝、肾、肉、鱼、花生、粮谷

七、水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营养的运输、代谢的进行均需要水份。小儿的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相对多些,加上小儿活动量大,体表面积相对的大,水分蒸发多,所以需要增加水的供给量。婴幼儿对水的需要量取决与热量的需要,并于饮食的质量还有心脏、肾脏的浓缩功能有关。小儿对水的需要比成人为敏感,失水的后果也较成人严重。若摄水量过少,可能发生脱水症状,若摄水量超过正常需要量,而心、肾、内分泌功能不全时,能发生水中毒。

婴儿的营养特点有那些

1、鼓励母乳喂养

2、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的食品

婴儿是指从出生至一周岁的孩子,这段时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一年,一年内体重的增加为出生时的两倍,因此需要在营养上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

母乳是婴儿惟一理想的均衡食物,而且独具免疫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母乳喂养也有利于母子双方的亲近和身心健康。提倡、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80%以上的婴儿获得母乳喂养至少在4个月以上,最好维持一年。

在母患先天性疾病,或母因病不能授乳的情况下,应为婴儿选择合适的、各种营养齐全的、经卫生部门许可出售的配方奶制品或其它同类产品,并根据产品使用说明喂养。

早在孕期就应做好哺乳的准备,做好乳房的保健,注意营养,保证乳房的正常发育。产后应尽早开奶,母婴同室,坚持喂哺母乳一般可满足婴儿出生后4~6个月的营养需求,但为确保婴儿发育的需要与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应在出生一个月后,在哺乳的同时,补充安全量的维生素a及d(或鱼肝油),但应避免过多。在母乳喂养4~6个月至一岁断奶之间,是一个长达6~8个月的断奶过渡期。此时应在坚持母乳喂养的条件下,有步骤地补充为婴儿所接受的辅助食品,以满足其发育需求,保证婴儿的营养,顺利地进入幼儿阶段。过早或过迟补充辅助食品都会影响婴儿发育,但任何辅助食品均应在优先充分喂哺母乳的前提下供给。

补充断奶过渡食品,应该由少量开始到适量,还应由一种到多种试用,密切注意婴儿食后的反应,并注意食物与食具的清洁卫生。在通常情况下,婴儿有可能对一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或不耐受反应,例如皮疹、腹泻等。因此每开始供给孩子一种食物,都应从很少量开始,观察3天以上,然后才增加份量,或试用另一种食物。辅助食物往往从谷类,尤以大米、面粉的糊或汤开始,以后逐步添加菜泥、果泥、奶及奶制品、蛋黄、肝末及极碎的肉泥等。这些食物应加入适量的食用油,但不必加入盐。

宝宝的喂养细节

4个月宝宝的`饮食除了母乳牛奶外,为了适应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可以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了。在最初的时候给宝宝喂饭家长就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第一,提供宝宝个专用餐的椅子,固定在个地方,让宝宝之后只要到这个地方就知道要吃饭了,有利于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第二,给宝宝准备清淡少刺激的食物。清淡、软烂、少盐、无味精、无辣,尽量不要煎炒和油炸,烹煮的饭菜味道会更好,营养也较少流失,宝宝更容易消化吸收。

第三,给宝宝喂饭的时候要注意对食物的温度的把握。一般而言,给宝宝吃的食物温度应该在45℃左右,以免温度过高烫到宝宝,有部分家长在喂宝宝之前会用嘴把食物吹凉一些,这样相对而言很不卫生。

第四,不能强迫宝宝进食,更加不能在宝宝吃饭的时候批评宝宝,要让宝宝有个轻松愉悦的就餐环境。给宝宝喂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要非常有耐心,如果宝宝吃饭用时很长,食物变凉了,家长不要责备宝宝,如果宝宝不愿意再吃也就不要再喂,如果宝宝还要吃,食物凉了要稍微热一热再喂,让宝宝不惧怕吃饭。如此有利于宝宝的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也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育。

第五,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饭后要给宝宝擦干净小手和小嘴,最好能够抱着宝宝稍微活动一下,来回走动走动,让宝宝趴在大人的肩膀上,直到宝宝打出饱嗝为止。

婴幼儿摄入营养须知

婴儿期是指出生至满一岁的时期,但其营养的每一步应溯自孕妇的营养开始,怀孕期的营养状况与胎儿、婴儿的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是母奶或是各种婴儿配方奶粉,均需满足婴儿期每日所需之热量及各种营养素。

热量:婴儿的身体表面积较大,新陈代谢十分旺盛,所以基础代谢速度十分快,加之婴儿又必须合成较多的身体组织成分以供其快速生长,所以所需热量是较多的。出生时每千克体重约需25大卡热量。

蛋白质:婴儿时期,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蛋白质1.8~2.4克,主要用于提供婴儿建造新生组织与组织量的需求。

脂肪:脂肪的作用除了提供相当量的热量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以提供婴儿生长发育之需以及维持皮肤的健康。

维生素:一般维生素婴儿均能够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量,但维生素C和维生素D却不可以,因此,这两种维生素应适时从婴儿副食品的添加剂或其他营养剂之补充获得。

矿物质:如果婴儿能够取足够的奶量,婴儿均能够获得除了铁质之外的所有矿物质。因此,如果奶量不充足,并不需要额外添加过量的矿物质。不过,出生4个月后的婴儿,因为体内预先贮存的铁质已经被身体所利用,必须适当添加铁质营养剂,以满足体内对铁质的需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贝贝堂
  • 本文地址:http://www.beibeitang.com/muyingzhishi/75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