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男宝宝取名字(给男宝宝取名字2018款)
18
2025-10-15
儿童发烧是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每当孩子发烧,家长们都会非常紧张,担心孩子病情加重。儿童发烧吃什么药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儿童发烧用药攻略,帮助家长们正确应对孩子发烧。
一、儿童发烧的原因
1.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2.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 其他原因:如中暑、药物副作用等。
二、儿童发烧的症状
1. 体温升高:通常体温在38℃以上。
2. 精神萎靡:孩子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不愿活动等症状。
3. 食欲不振: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4. 咳嗽、流涕:部分孩子可能会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
三、儿童发烧的用药原则
1. 退烧药:适用于体温升高超过38.5℃的孩子。
2. 抗病毒药物:适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
3. 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
4. 其他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等。
四、儿童发烧用药攻略
1. 退烧药
| 药物名称 | 适用年龄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 对乙酰氨基酚 | 3个月以上 | 按体重计算,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 | 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 布洛芬 | 6个月以上 | 按体重计算,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 | 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胃肠道不适者慎用 |
| 阿司匹林 | 6个月以上 | 按体重计算,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 | 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不宜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时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2. 抗病毒药物
| 药物名称 | 适用年龄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 利巴韦林 | 1岁以上 | 口服:每次10-15mg/kg,每日3次 |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禁用;不推荐用于1岁以下婴儿 |
| 奥司他韦 | 1岁以上 | 口服:每次10mg,每日2次 |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禁用;不推荐用于1岁以下婴儿 |
3. 抗生素
| 药物名称 | 适用年龄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 青霉素 | 3个月以上 | 静脉滴注:每次80万U,每日2次 | 过敏体质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 头孢克肟 | 6个月以上 | 口服:每次10mg/kg,每日2次 |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 阿莫西林 | 6个月以上 | 口服:每次10mg/kg,每日2次 |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4. 其他药物
| 药物名称 | 适用年龄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 解热镇痛药 | 3个月以上 | 按体重计算,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 | 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 抗过敏药 | 6个月以上 | 口服:每次2.5-5mg,每日2次 |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五、注意事项
1.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天,或者体温超过39℃,应及时就医。
2. 观察病情:发烧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
3.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受凉。
4. 多喝水:发烧期间,孩子要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5. 注意饮食:发烧期间,孩子应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儿童发烧是常见的疾病,家长们在面对孩子发烧时,要正确对待,遵循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变化,及时就医,确保孩子健康。
我家宝宝去上幼儿园的时候还好好的,放学回来有点不对劲,不肯吃饭,还总是很粘人,到了夜里就开始发烧,把我们给担心坏了,一夜都没睡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儿童发烧吃什么药。
1.药物一:常见的原因有着凉感冒、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在使用退烧药物的同时,一定要尽量找寻引起发烧的原因并对症使用药物。一般来说发烧超过38。5度可以使用退烧药物,如美林、恬倩、尼美舒利、巴米尔等。
2.药物二:前期是病毒感染,后期就有复合感染了,就是合并细菌感染,早期是可以口服抗病毒药物,尤其是中成药物效果较好,西药效果差一些,然后同时对症治疗,该退烧退烧。
3.药物三:一般可以服用护彤、阿莫西林颗粒或使用安瑞克退热贴来治疗。适当多饮水。也可以物理降温。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或冷敷。在额头、手豌、小腿上各放一湿冷毛巾。
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一般都是炎症感染导致的,有一个过程,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发现不对,就要及时就医做一个血常规检查。
今天冬天有一个关键词大家是记忆犹新的,就是流感,今年流感很严重,特别是小孩生病的很多,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一下退烧药有哪几种?4种常见退烧药的区别。
退烧药有哪几种
1、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胃肠道剌激小,正常剂量下较为安全有效,大剂量对肝脏有损害,可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服用。
2、阿司匹林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解热镇痛作用较强,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强而起到解热作用。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儿童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发热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有可能引起Reye’s综合征,应避免使用。
3、布洛芬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较强,比阿司匹林强16~32倍;抗炎作用较弱,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较持久。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易于耐受,为此类药物中对胃肠刺激性最低的。
4、贝诺酯
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小于阿司匹林。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物理降温的技巧
物理降温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想要效果好,还得掌握3个技巧。
水温
物理降温擦拭的水温有讲究,太烫会给身体增加热量,太凉又会使血管收缩,都不利于降温。因此,最佳水温是与体温接近,以用手腕内侧试水觉得不烫为原则。
擦拭部位
自上而下,擦拭脖子、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部位,这些地方血管丰富,降温效果较好。
提示:
发烧分为体温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如果冷得打寒战,说明正处于体温上升期,此时应注意保暖,不宜用物理降温,以免受凉;等体温上升且稳定了(不超过38.5°C),再用物理降温法。
38.5°C以上,这样吃退烧药
发烧体温38.5°C以上可服退烧药,并注意以下几件些事。
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安全性高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是退烧药首选,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合理使用安全性高,但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
布洛芬退烧作用较强,但会导致大量出汗,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者,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一次只服一种药
一次只服一种药,有两层意思。一是每次只吃一种退烧药,二是一天需要服2~3次退烧药时,最好服用同一种药。
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吃错药的风险增加,而且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
两次服药间隔4小时
退烧药起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0.5~3小时,并多会导致出汗。
很多人感觉退烧不迅速,会多吃1片或加用其他退烧药、含有退热成分感冒药,这十分危险。一般两次用药应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4次,用得太勤可能造成身体虚脱、胃肠道不适等,还可能引起肝肾损伤。
选对剂型
不同的剂型适合不同的人群,且各有优劣。
片剂:吞咽能力好的成人首选片剂,服用最为方便。
口服液:儿童可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剂,方便调整剂量。
栓剂:对于吞咽困难的人或不配合的儿童,可选用栓剂。优点是对不能吞咽的人或儿童仍可给药,并可降低药物对胃部的刺激性等;其缺点在于剂量不易调整,且副作用并不一定比口服药小。
温馨提示
吃药退烧时多喝水能加快排泄,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用药同时也可配合物理降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但急性感染或有某些慢性病的老人,最好咨询医生后再选用退烧药。
此外,用药3次无效时或体温反复升高、伴有明显的疼痛等症状,最好到医院就诊。
您好!
一般宝宝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孩子发烧,尽量先不要吃药或者打针,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因为孩子太小。多注意给宝宝物理降温、多饮水、多睡觉。
美林、泰诺林退高烧比较好。如果孩子发烧达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热比较快,如果38到38.5之间用泰诺林比较好。如果是低烧这两种都不要用,用一般的退烧药就可以。像一般酚黄那敏等宝宝感冒药也都有退热效用的。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小孩子还会带有一定程度的吵闹,应注意让她多休息,多喝水,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法帮孩子降降温,并密切观察。如果孩子持续发烧或者发烧得厉害的话,还是要赶快带她去医院的!祝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