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长大是弱智吗(全面发育迟缓长大是弱智吗)
9
2025-10-29
发烧是孩子们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和病毒肆虐的季节。作为家长,掌握一些关于儿童退烧药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儿童退烧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孩子。
一、儿童退烧药的种类
1.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它通过降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从而起到退烧的作用。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小。
2. 布洛芬(美林)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退烧、镇痛。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布洛芬的退烧效果更快,但副作用也相对较大。
3. 纳洛酮
纳洛酮是一种新型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它通过阻断神经递质的作用,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纳洛酮的退烧效果显著,但副作用较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中成药
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银翘解毒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退烧的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但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二、儿童退烧药的使用方法
1. 对乙酰氨基酚
剂量: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每4-6小时给药一次,每次10-15毫克/千克体重。
2. 布洛芬
剂量: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每6-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5-10毫克/千克体重。
3. 纳洛酮
剂量: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每次0.1毫克/千克体重,每12小时给药一次。
4. 中成药
剂量: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每次1-2克,每日2-3次。
三、儿童退烧药的注意事项
1. 不要超量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使用,避免超量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2. 不要与其他退烧药同时使用:如需同时使用,请咨询医生。
3.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请立即停药并就医。
4.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持续高烧不退、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5. 注意饮食:发烧期间,孩子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四、儿童退烧药表格对比
| 药物名称 | 适用年龄 | 退烧效果 | 镇痛效果 | 副作用 | 注意事项 |
|---|---|---|---|---|---|
| 扑热息痛 | 6个月以上 | 适中 | 适中 | 小 | 不要超量用药 |
| 美林 | 6个月以上 | 快速 | 适中 | 大 | 注意观察副作用 |
| 纳洛酮 | 3个月以上 | 显著 | 适中 | 大 |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 中成药 | 1岁以上 | 适中 | 适中 | 小 | 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
儿童退烧药是家长们必备的药品之一。在为孩子选择退烧药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家长们还需注意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希望本文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小儿退烧药有哪些
小儿退烧药有哪些呢?家中有小孩子的话,家长对于常用的退烧药以及肠胃药应当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处理孩子紧急情况时才不会显得慌张。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小儿退烧药有哪些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退烧药有哪些1小儿退烧药有哪些?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10~ 15毫克/次,每4小时1次,每24小时不超过5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 4小时。
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 10mg/kg,需要时每6~ 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 W H 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尼美舒利
商品名:瑞芝清
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mg/天,分2~ 3次服用。
优点:曾经有人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约1/100万),所以,在临床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发热疼痛的治疗。
缺点: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2002-2005年,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
赖氨匹林
商品名:来比林
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儿童一天按体重 10~ 25mg/kg,分2次给药。
优点: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由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片剂、水溶液及混悬液(滴剂),没有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所以对于口服药物困难的孩子,医生也常选择这类药。
缺点:因为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有的会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所以16岁以下的儿童都应该谨慎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询问过敏史。
注意:这类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用药,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
小儿退烧药有哪些2什么情况下使用退烧药?
儿童成长过程,发烧是频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小儿发热体温37.5摄氏度~38摄氏度为低热,38摄氏度~39摄氏度为中热,39摄氏度以上为高热,超过41摄氏度为超高热。
如果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摄氏度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医生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38.5度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38.5度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小儿退烧药的合理选择一直是儿科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儿童退烧药有哪些?目前临床应用的小儿退烧药主要有阿司匹林、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其他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它们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各国医师对如何正确而合理地用药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交流中关于药品不良反应部分整理如下,以期引起使用者注意。
临床及居家常用的水杨酸类药有阿斯匹林(醋柳酸、乙酰水杨酸)、复方阿斯匹林(APC)、水杨酸钠、水杨酸钠合剂、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复方氨基比林、柴胡注射液退等热止痛药,为人们所熟知和常备。
正因为他们太常用,所以家长们对此类药往往管理不够严格,随意放置,因而常造成不正确的滥用和误服过量事故,阿斯匹林的最小致死量约每公斤体重0.3~0.4克,水杨酸盐的最小致死量约为每公斤体重0.15克。
阿司匹林:“头痛感冒发烧,阿司匹林一包。”不了解药品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按这句顺口溜为小儿用药,就可能会出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引起用药儿童出现瑞氏综合征后,医生们对这一老牌药物的用药安全更加注意了。1975~1985年,瑞氏综合征在北美高发,1980年达到了高峰,其致死率约为30%。因此从1986年起,在所有儿童用阿司匹林的包装上已提出警告。该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肝功能损害、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损害。据悉,此综合征在我国并不多见。此外,阿司匹林还会引起胃肠道刺激、延长出血时间、过敏反应等。在过敏反应中,以哮喘较为常见。
安乃近:由于其明显的不良反应,这些年安乃近用得少了。1977年该药已从美国市场上撤出,目前,27个国家已禁用或限用安乃近。
布洛芬:该药也是较为安全的药物,对胃肠刺激和血小板影响不大。但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
对乙酰氨基酚:该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过量应用此药会引起肝脏损害。对乙酰氨基酚没有其他解热镇痛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功能影响、粒细胞减少等,也无肾毒性,故安全性高,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
您好!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