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疾病(儿童疾病好发年龄)

小贝 2025-10-28 14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疾病却时常成为父母心中的担忧。儿童疾病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儿童疾病的预防、诊断和应对方法,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呵护孩子的健康。

一、儿童常见疾病

儿童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疾病名称 症状 预防措施
感冒 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手足口病 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 注意手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加强室内通风
哮喘 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水痘 发热、皮疹、瘙痒等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患者接触
猩红热 发热、皮疹、咽痛等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室内通风

二、儿童疾病预防

预防儿童疾病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 加强营养: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

5. 接种疫苗:预防接种是预防儿童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三、儿童疾病诊断

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 发热:体温持续超过38.5℃,伴有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

2. 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伴有痰多、呼吸困难等症状。

3. 腹泻:腹泻频繁,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

4. 皮疹:突然出现大量皮疹,伴有瘙痒、发热等症状。

四、儿童疾病应对

1. 保持冷静:面对孩子的疾病,家长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焦虑。

2. 及时就医:根据孩子的症状,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 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随意给孩子用药。

4. 加强护理:注意孩子的饮食、休息和情绪,保持室内环境舒适。

儿童疾病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问题,了解儿童疾病的预防和应对方法,有助于家长们更好地呵护孩子的健康。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儿童常见疾病有哪些,儿童常见疾病

·儿童常见病列表

1.呼吸道疾病

发热、高热惊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皮肤疾病

手足口病、湿疹、水痘、幼儿急疹、过敏性皮炎、风疹、白癜风、红斑狼疮、癣等。

3.肠道疾病

腹泻、便秘、阑尾炎、腹痛、胃肠炎等。

4.口腔疾病

奶瓶齿、儿童龋齿、鹅口疮、口臭等。

5.传染类疾病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6.眼科疾病

近视、泪囊炎、斜视、过敏性结膜炎等。

7.其他疾病

贫血、低血糖、流鼻血等。

·儿童常见病综合概述

1.发热

发热其实不是疾病,而是身体针对病菌入侵所做的反应,这是人体体温超过正常数值之后主动调节生理的一种机制,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具有保护性质的反射。

2.高热惊厥

六个月至三岁期间宝宝最有可能患上此类疾病,发病时宝宝会出现全身或者是身体局部的抽搐,同时伴有几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视,此类疾病通过神经系统和脑电图的检查是无法查出的。高热惊厥有2%-7%的可能会转变成癫痫,因此家长需引起重视。

3.咳嗽

咳嗽是幼儿出现较为常见的病症,是呼吸道内清楚分泌物和异物的一种条件反射。

4.哮喘

属于慢性气道炎症,致病细胞广泛,患病的幼儿多出现反复的喘息,胸闷等症状。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质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损伤,患病的幼儿多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6.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属于慢性特异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细菌导致。

7.肺炎

肺炎一种多发性的炎症,与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部位有关,幼儿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见的是细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会使幼儿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的疾病。这种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发于三岁以下的幼儿。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因为如果手足口病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幼儿患上脑炎、循环衰竭等危害性更大的疾病。

9.湿疹

由于化学制剂、真菌等物质诱发的皮肤反应。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导致,会使幼儿出现发热、腹泻、食欲不振和“水痘疹”现象的疾病,此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多发于六个月至五岁的幼儿,治愈后会有终身的免疫。

1

1.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指由病毒导致,使婴幼儿出现高热、皮疹等现象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幼儿,治愈后会有终身的免疫力。

1

2.过敏性皮炎

因过敏原诱发的皮肤的过敏反应,患病的幼儿皮肤多出现红肿和发痒等。

1

3.风疹

属于急性传染病的一种,患病的幼儿多出现低热和遍布全身的皮疹。

1

4.白癜风

属于后天的色素脱失疾病,潜在发作部位较多,比较多见的部位为背、腕、脸等。

1

5.红斑狼疮

属于自身免疫的疾病,与人体的多种器官都有所关联。

1

6.癣

多由皮肤癣菌等因素诱发的感染,此类感染不太严重,患病幼儿多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

1

7.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喂养不当,气候不适应和过敏等因素导致宝宝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宝宝。

1

8.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是由于饮食中膳食纤维过少,喂养不当,环境不适应和缺乏良好排便习惯等因素导致,宝宝会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症状。

1

9.阑尾炎

可以诱发的因素有很多,是一种阑尾的炎性改变。

20.腹痛

因为腹部受到较为激烈的刺激引发,也存在因其他部位疾病导致的可能。

2

1.胃肠炎

因为食物中毒诱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幼儿慢性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幼儿园疾病有哪些

·儿童常见病列表

1.呼吸道疾病

发热、高热惊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皮肤疾病

手足口病、溼疹、水痘、幼儿急疹、过敏性皮炎、风疹、白癜风、红斑狼疮、癣等。

3.肠道疾病

腹泻、便秘、阑尾炎、腹痛、胃肠炎等。

4.口腔疾病

奶瓶齿、儿童龋齿、鹅口疮、口臭等。

5.传染类疾病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6.眼科疾病

近视、泪囊炎、斜视、过敏性结膜炎等。

7.其他疾病

贫血、低血糖、流鼻血等。

·儿童常见病综合概述

1.发热

发热其实不是疾病,而是身体针对病菌入侵所做的反应,这是人体体温超过正常数值之后主动调节生理的一种机制,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具有保护性质的反射。

2.高热惊厥

六个月至三岁期间宝宝最有可能患上此类疾病,发病时宝宝会出现全身或者是身体局部的抽搐,同时伴有几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视,此类疾病通过神经系统和脑电图的检查是无法查出的。高热惊厥有2%-7%的可能会转变成癫痫,因此家长需引起重视。

3.咳嗽

咳嗽是幼儿出现较为常见的病症,是呼吸道内清楚分泌物和异物的一种条件反射。

4.哮喘

属于慢性气道炎症,致病细胞广泛,患病的幼儿多出现反复的喘息,胸闷等症状。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质***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损伤,患病的幼儿多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6.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属于慢性特异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细菌导致。

7.肺炎

肺炎一种多发性的炎症,与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部位有关,幼儿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见的是细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会使幼儿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的疾病。这种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发于三岁以下的幼儿。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因为如果手足口病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幼儿患上脑炎、循环衰竭等危害性更大的疾病。

9.溼疹

由于化学制剂、真菌等物质诱发的皮肤反应。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导致,会使幼儿出现发热、腹泻、食欲不振和“水痘疹”现象的疾病,此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多发于六个月至五岁的幼儿,治愈后会有终身的免疫。

11.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指由病毒导致,使婴幼儿出现高热、皮疹等现象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幼儿,治愈后会有终身的免疫力。

12.过敏性皮炎

因过敏原诱发的皮肤的过敏反应,患病的幼儿皮肤多出现红肿和发痒等。

13.风疹

属于急性传染病的一种,患病的幼儿多出现低热和遍布全身的皮疹。

14.白癜风

属于后天的色素脱失疾病,潜在发作部位较多,比较多见的部位为背、腕、脸等。

15.红斑狼疮

属于自身免疫的疾病,与人体的多种器官都有所关联。

16.癣

多由皮肤癣菌等因素诱发的感染,此类感染不太严重,患病幼儿多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

17.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喂养不当,气候不适应和过敏等因素导致宝宝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宝宝。

18.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是由于饮食中膳食纤维过少,喂养不当,环境不适应和缺乏良好排便习惯等因素导致,宝宝会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症状。

19.阑尾炎

可以诱发的因素有很多,是一种阑尾的炎性改变。

20.腹痛

因为腹部受到较为激烈的***引发,也存在因其他部位疾病导致的可能。

21.胃肠炎

因为食物中毒诱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望采纳,O(∩_∩)O谢谢…

儿童常见的的重大疾病有哪些

保监会明确规定的必须包括重疾是6种:

1.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脑中风后遗症

4.重大器官移植手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

6.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以上6种是重大疾病险必须包括的疾病

另外中国医师协会重新定义的还有19种重大疾病包括:

7.多个肢体缺失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脑肿瘤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12.深度昏迷

13.双耳失聪

14.双目失明

15.瘫痪

16.心脏瓣膜手术

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18.严重脑损伤

19.严重帕金森病

20.严重三度烧伤

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23.语言能力丧失

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5.主动脉手术

7-25疾病不是保监会定义的,这些病也不是必须包括的,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有的可能全部都有,有的可能比这少,也有在这25种上还会多加。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问清楚代理人。

儿童重大疾病有哪些

保监会明确规定的必须包括重疾是6种:

1.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脑中风后遗症

4.重大器官移植手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

6.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以上6种是重大疾病险必须包括的疾病

另外中国医师协会重新定义的还有19种重大疾病包括:

7.多个肢体缺失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脑肿瘤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12.深度昏迷

13.双耳失聪

14.双目失明

15.瘫痪

16.心脏瓣膜手术

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18.严重脑损伤

19.严重帕金森病

20.严重三度烧伤

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23.语言能力丧失

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5.主动脉手术

7-25疾病不是保监会定义的,这些病也不是必须包括的,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有的可能全部都有,有的可能比这少,也有在这25种上还会多加。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问清楚代理人。

幼儿常见疾病,幼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1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抗病能力。2坚持合理营养,奠定健康基础由于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又活泼好动,所以要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发育成长,就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3实施计划免疫,控制传染病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卫生部制订了预防传染病的计划免疫措施,极大地控制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结核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而且有的卫生行政部门还将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肝炎等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列入了计划免疫的范畴。这些措施对控制诸多传染病的发生,显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4注重卫生习惯,防止病菌侵入常言道“病从口入”,表明许多疾病都与饮食不卫生有关。特别是夏、秋两季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最主要预防措施就是要做到四要三不要。5抓好患儿隔离,杜绝交叉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和卫生意识,反映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的水平。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可直接减少病原菌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我从这看的说的比我全,您可以看看

要孩子前有哪些慢性病需要谨慎

如果你和爱人的家庭中有遗传病史,如:遗传性精神病、智力低下、糖尿病、高血压等;或者妻子有慢性病,如:心脏病、肾炎、癫痫等,都需要去向医生咨询,然后决定是否要孩子。

如果你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应该从现在开始控制饮食了,争取将体重减到标准体重后再怀孕。

把你心爱的宠物托付给亲友。

检查有没有弓形体等感染。

常见的幼儿园疾病有哪些

幼儿园常见疾病一、消化道病

消化道传染病是健康的孩子误服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或用手摸了被污染的玩具后,又吮手指或不洗手就吃东西,造成病原体由口进入体内。

幼儿园常见疾病二、感冒

有的宝宝刚上幼儿园每天都尿溼裤子。裤子不容易穿脱、宝宝自己尿的时候不说、裤子溼了没有及时换、出汗内衣打溼没有及时更换,都会导致孩子感冒。

幼儿园常见疾病三、呼吸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患儿在说话、呼吸、打喷嚏、咳嗽时将病原体播散在空气中,被健康孩子通过口、鼻吸入体内而感染发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猩红热等就是典型的病例。其中手足口病最为严重,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幼儿园常见疾病四、麻疹

麻疹病毒致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发生在学龄前。特点是发热3-4天后出疹,3天出齐暗红色斑丘疹大小不均匀,皮疹、皮粘膜斑,疹间皮肤正常。

幼儿园常见疾病五、风疹

风疹是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在托幼机构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又较持久的免疫力。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婴儿患者排毒时间较长,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派出,护理人员与患儿密切接触可间接传染。

幼儿常见病的总称有哪些

儿童常见病春季篇

1、较常见的有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传染性较强,6岁以下患病率尤高。流脑季节性明显,3-4月是发病***,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1周。

2、风疹多是宝宝与患儿直接接触传染所致。

3、过敏体质宝宝容易诱发哮喘、皮炎、结膜炎及鼻炎等。过敏性哮喘诱因为春季花粉混杂在空气中,从鼻子进入体内后导致的“春季过敏症”。

4、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春季高发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以春季为发病高峰。

5、麻疹。一旦治愈可终身免疫,麻疹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6、猩红热高发于冬末春初猩红热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猩红热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而以2-10岁幼儿为最高。

儿童常见病夏季篇

1、腹泻,夏季儿童因为贪凉或由于温度高吃到变质食物等都容易造成孩子腹泻。特别是6-9月,它的发病占全年痢疾发病的70%左右。

2、消化不良,导致消化不良的原因较多,除了卫生、饮食习惯等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中,精神因素的作用已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3、肠炎,肠炎是指肠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通常所说的肠炎是包括胃、小肠和结肠炎症的通称。

儿童常见病秋季篇

儿童秋季常见病有:在秋季小宝宝容易因温差变化和环境改变而得病,常见的有腹泻、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急性肾炎等疾病。

腹泻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哮喘多发生在每年的夏末秋初,9月到11月发展到高峰,到了冬季以后就减缓。秋天的天气干燥,各种过敏因素都有可能***孩子的鼻粘膜,引发过敏性鼻炎。

儿童常见病冬季篇

冬季是儿童发病高峰季节,最常见的就是口角炎,冬季空气干燥、寒冷、多风,口唇也因为发干而感到不舒服,会出现口唇、口角皮肤干裂。所以,当孩子出现口唇干燥不适时,家长应用油性护肤品替其搽抹,并提醒孩子不可用舌头去舔患处。

其次就是皮肤干裂或冻伤,儿童口唇和皮肤在天气干冷条件下会比较干燥,严重的还出现干裂出血,这时可适当涂抹油性软膏,以保持溼润。

在冬季手足口病也是儿童多发病之一,手足口病多发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主要通过人群间亲密接触进行传播。

儿童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幼儿急疹

由病毒通过唾液飞溅而传播感染。由于宝宝身体虚弱,抵抗力相对较差,一旦接触过幼儿急疹极有可能感染。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2次。幼儿急疹发病很急,宝宝突然高热,热度一般为39℃~40℃,有时甚至达到41℃,但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高热持续3~5天后周身出现红色皮疹,体温也随之下降。通常皮疹为淡玫瑰红色,直径为2~4毫米。皮疹主要集中于头额、颈部及躯干,四肢相对较少,肘膝以下及掌跖部多无皮疹。24小时内皮疹出齐,一到两天后皮疹开始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及脱屑。

由于本病可通过成人无症状携带病毒,所以很难预防发病,婴幼儿如以往未患此病,多为易感者。如果出现发热,应及时就诊,并暂时进行隔离。

目前对于幼儿急疹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和进行对症治疗。幼儿急疹多数在一周就可以消退,一般不需要用药。注意保持通风良好,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如果宝宝胃肠不适,可暂停进食辅食,仅喂奶和米粉即可。

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多数患者可自愈。个别宝宝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主要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尤其在夏天和初秋多发,宝宝感染病毒后,病毒通常会潜伏3~7天才发病。手足口病感染初期,宝宝开始出现发热一般为38℃左右,咳嗽、流涕、流口水等症状。发病1~3天后,宝宝口腔黏膜出现分散状疱疹,小如米粒,痛感明显;手掌或脚掌也开始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臀部也会出现,但不会发于面部和身躯。宝宝身上的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疱疹不会引起瘙痒或痛苦。多数患儿属于轻型病例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宝宝体温下降、皮疹消退,可自行康复。重型病例手足口病发展迅速,可出现脑膜炎、脑炎、瘫痪等。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甚至昏迷等。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注重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不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宝宝。疾病流行期间,应每天早晨检查宝宝的皮肤(如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宝宝体温的变化。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它以蚊虫叮咬为传染源,多流行于夏秋季节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由于蚊虫可携带病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所以蚊虫不仅为传播媒介,也是长期储存宿主。动物和人均可作为传染源,主要是通过蚊子(三带喙库蚊等)叮咬传播。

一般说来,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发病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没有症状的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病后免疫力强而持续时间久,很少有二次发病者。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发病后先有发热、无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1~2天后体温逐渐增高,甚至高达40℃以上,多持续1周左右,并伴有恶心、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同时有嗜睡或昏睡甚至昏迷等症状。临床表现以轻型乙脑患儿居多,一般给予相应的护理不会留下后遗症。重症宝宝病后往往留有痴呆、瘫痪、失语、失明等后遗症。而重症时通常会出现昏迷、烦躁、反复或持续抽搐。

消灭蚊子是预防乙脑的主要措施,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垃圾积水.彻底消灭蚊蝇孽生地。同时做好人群防蚊工作,如挂蚊帐,用蚊香等。6个月以上的宝宝在“乙脑”流行季节要注射乙脑疫苗。

感染性腹泻

多由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随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玩具、用品等进入消……

儿童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儿童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1、肺炎喘嗽(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2、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量的70%~80%。由于小儿先天禀赋薄弱,易感受风邪,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个月到3岁为发病高峰,而90%以上以致病微生物为病毒,一般会反复发热3天左右,多以夜间明显,患儿不但服药困难,输液又加重痛苦,家长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3、泄泻(腹泻病)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该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4、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患者一般症状不多,就是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少数患儿由于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长期便秘、锌缺乏等引起,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5、反复外感发热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其病因包括: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喂养不当、调护失宜、环境影响、反复传染、久病体虚等多个方面。

测一测你的抗风险指数,专家为你免费解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贝贝堂
  • 本文地址:http://www.beibeitang.com/muyingzhishi/299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