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奶粉(皮革奶粉 名单)

小贝 2025-10-16 17

近年来,“皮革奶粉”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道德底线产生了严重的担忧。究竟什么是“皮革奶粉”?它又是如何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一、什么是“皮革奶粉”?

“皮革奶粉”,顾名思义,就是以皮革为原料制成的奶粉。这种奶粉的生产过程极其恶劣,将皮革浸泡在化学药品中,然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最后制成奶粉。这种奶粉不仅口感极差,而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二、为何会出现“皮革奶粉”?

1. 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使用皮革等劣质原料生产奶粉,以此蒙蔽消费者。

2. 监管不力:部分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3. 消费者缺乏辨别能力:一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不足,容易上当受骗。

三、皮革奶粉的危害

1. 重金属超标:皮革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如铬、汞等,长期食用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2. 致癌物质:皮革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苯并芘等,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 过敏反应:皮革奶粉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出现过敏反应。

四、如何避免“皮革奶粉”?

1.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2. 提高消费者意识:消费者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真伪。

3. 科学消费: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奶粉,尽量选择知名品牌。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2018年,我国某地一家奶粉生产企业被曝光使用皮革生产奶粉。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案例二:2019年,我国某知名奶粉品牌被曝出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纷纷要求退货。

“皮革奶粉”事件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和道德底线的严峻问题。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监管,提高消费者意识,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以下表格展示了“皮革奶粉”事件的主要特点

项目 内容
事件背景 部分不法商家为追求利润,使用皮革等劣质原料生产奶粉
危害 重金属超标、致癌物质、过敏反应
应对措施 加强监管、提高消费者意识、科学消费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食品安全,还消费者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皮革奶”是什么奶

何为“皮革奶”?简单点说,就是用皮革水解蛋白生产出来的乳制品,这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加入到乳制品中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蛋白含量。

“皮革奶”的毒害就出在这个“皮革水解蛋白”上,它是利用皮革厂制作服装、皮鞋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甚至是动物毛发等物质,经过水解提炼而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蛋白含量较高,故而被称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但问题是,这种皮革水解物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六价铬有毒化合物,因此只能用于生产工业明胶,不能用于加工食用明胶。不法厂商利用这种皮革水解物,加入浓缩鲜奶精、香兰素精和甜味素等物质,经过喷雾改造后生产假冒乳制品。长期食用,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将在人体内慢慢累积,最后导致人体中毒,关节疏松肿大,甚至死亡。

关于重金属六价铬,早在几年前“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中,就有专业人士怀疑,导致患儿脑水肿、死亡的罪魁祸首并非假奶粉所致的营养不良,而是重金属中毒。不过,此前,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还有一种叫“皮革水解蛋白”的物质。

近年来,皮革水解蛋白若隐若现闯进了人们的视野,一些专业人士这才恍然大悟,他们怀疑不法厂商当时就在假奶粉中使用了皮革水解蛋白。

经历了“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以及“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一次次受到伤害的我们曾善良地认为,包括晨园在内的所有乳企,这下总算应该产生深刻的危机意识了吧,这下总该以三鹿为鉴,加强行业自律,注重食品质量安全了吧。

然而,我们终究又被冒天下之大不韪顶风作案的晨园狠狠一击。

呜呼,不法厂商道德沦丧、人性泯灭以至如此地步,令人咋舌!

就在《新民周刊》刊发此稿之际,奶业又曝“解抗奶”——卫生、农业、工商、质检等六部委突然叫停“无抗奶”,据报,很大程度上是防止企业在牛奶及奶制品中使用“解抗剂”。

何谓“解抗剂”?其学名为“β-内酰胺酶”,可以用来分解和掩蔽鲜奶及奶制品中的残存抗生素,使牛奶顺利通过检测,冒充“无抗奶”坑骗消费者。

呜呼,中国乳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晨园”丑闻

三鹿奶粉事件,首先披露内幕的是媒体记者,而非监管部门,这一次,如果不是“深喉”举报,“晨园”的黑幕也不知何时才能揭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感谢这位至今仍未浮出水面的“深喉”,不管他是良心发现的晨园“皮革奶”共犯,还是偶然发现“天机”的晨园员工,或者是晨园负责人事后诬蔑的那位“眼红晨园业绩的同行”。

今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司接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称,浙江金华晨园乳业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一种“皮革水解蛋白粉”的物质,以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3月5日,金华市质监局、兰溪市质监局配合浙江省质监局对位于兰溪市赤山湖绿色农庄内的这家乳制品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查获3包20公斤装无标签白色粉末,经浙江省质监局鉴定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3月18日,浙江省质监局抽样检测晨园乳业8个批次的含乳饮料成品、半成品,结果其中3批次成品、2批次半成品含有皮革水解蛋白成分,之后,质监部门根据公司销售出库单紧急展开省内清查、省外协查,在浙江省的嘉善、海宁、龙游、诸暨四地检测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的晨园乳业产品1298箱,并就地封存。此外,晨园乳业还从慈溪、诸暨等地还召回含乳饮料760箱,其中576箱检测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

晨园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怎样的企业?根据相关部门的信息显示,晨园乳业有限公司2001年7月正式开业,注册资本230万元,2005年3月取得乳制品(巴氏杀菌乳、酸乳)及饮料类(含乳饮料)生产许可证,2007年5月完成换证。

不过,据本刊记者调查,该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为“晨园”系列的含乳饮料,至于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情况,目前的证据显示,最早可以追溯至2008年10月20日——监管部门从当天生产的含乳饮料中检测出了这种皮革水解物。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与三鹿奶粉事件如出一辙,晨园乳业的负责人在事情刚败露时仍然对前来采访的媒体信誓旦旦,矢口否认添加过皮革水解蛋白。对于被举报添加皮革水解蛋白,“晨园”的解释是,该公司日生产能力70吨,年销售额18 20万元,在当地乳品行业中是排得上号的,可能是同行眼红,设计诬陷。

为洗清嫌疑,这名负责人还表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晨园乳业公司吸取同行教训,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购置了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FOSS120多功能全自动鲜奶检测设备,加强对鲜奶质量的有效管理。

如何识别皮革奶

皮革奶是通过添加皮革水解蛋白从而提高牛奶含氮量,达到提高其蛋白质含量检测指标的牛奶。由于这种皮革水解蛋白中含有严重超标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致使牛奶有毒有害,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明令禁止使用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作为食品原料,严厉打击生产皮革奶的违法行为。

皮革水解蛋白粉检测只需取5ml乳样,加除蛋白试剂5ml混合均匀、过滤、沿滤液试管壁慢慢加入饱和苦味酸溶液约0.6ml形成环状接触面。如果环状接触面清亮,就表明不含皮革水解蛋白;如果环状接触面呈现白色环状,说明乳样含皮革水解蛋白。

专家表示,皮革水解蛋白与三聚氰胺一样是添加剂,但是其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更大,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蛋白质。现时以农业部规定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检查牛奶中是否含有「羟脯氨酸」,这是动物胶原蛋白中的特有成分,在乳酪蛋白中则没有,所以一旦验出,则可认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

皮革奶是什么具体危害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月12日,中国政府网挂出农业部近日下发的《2011年度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其中除了要求检测奶粉当中的三聚氰胺之外,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

但这一常规监测计划近日被媒体解读为:“皮革奶死灰复燃”。消费者再次开始恐慌。中国的乳制品怎么了?此次事件到底是虚惊一场还是又一次警示?

所谓“皮革水解蛋白”,就是利用皮革下脚料或是动物的皮毛、脏器等,经水解技术而生成的一种蛋白粉。和三聚氰胺一样,把它掺入牛奶或奶粉中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但它进入人们视野的时间其实比三聚氰胺更早。

据媒体报道,2004年,卫生部门就发现,一些企业以皮革废料等为原料,生产食用明胶和用做奶粉原料水解蛋白。质检专家、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郭文萍介绍,用用废旧皮革做成的水解蛋白对人体危害极大。

郭文萍:如果只是皮革水解蛋白,它是没有危害的,但如果是废旧皮革制品,就有危害了。第一个危害是重金属镉特别容易超标。镉被人体吸收后可致关节肿大。另一个危害是废旧皮革蛋白中含有各种染色剂。染色剂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但长期食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种危害的前提是长期大量食用。

农业部对生鲜乳制品中是否含有“皮革水解蛋白质”的检测并非今年才开始的。“三聚氰胺奶”事件后,农业部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监测的内容包括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质”和碱类物质。2011年1月5日,农业部下发了《2011年度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其中要求监测的项目并无变化。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公布的监测计划被媒体解读成:“皮革奶死灰复燃”。顿时原本脆弱的中国乳制品行业再次遭遇质疑。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食品专家张永健分析认为,舆论对乳制品行业再次拷问,虽然不排除过度解读。同时说明三聚氰胺事件给乳制品行业造成的阴影仍未解除。

张永建:毋庸置疑,这几年,中国家乳品产业在安全性上确实出了一些事情。特别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影响非常大,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中国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不信任。乳制品一有风吹草动,大家就高度紧张,高度关注。据了解,例行检验中尚未发现大问题。(皮革水解蛋白)并不是很广泛的问题。

据介绍,2004年,中国卫生部门发现有企业以皮革废料生产水解蛋白后,就于当年5月27日发布公告,明令禁止以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明胶、水解蛋白为原料生产加工乳制品、儿童食品和其他食品。2009年,金华晨园乳业被查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粉”问题奶制品事件发生后,水解蛋白已成为乳品中明确禁止添加的物质。所以,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秘书长薛毅认为:目前,中国乳制品企业出现大规模使用皮革水解物的可能性不大。

薛毅:皮革水解蛋白在食品中是严禁使用的,2009年初公布的第二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间就有皮革水解物。

昨晚,农业部也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农业部对全国生鲜乳开展的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物质的监测为例行监测。同时公布了2010年抽检结果:在全年抽检的7406批次生鲜乳样品中,没有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添加物质,三聚氰胺全部符合临时管理限量规定,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声明表示,2011年,农业部将继续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通过例行监测、飞行抽检、隐患排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如发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将坚决打击,从重处罚,绝不姑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贝贝堂
  • 本文地址:http://www.beibeitang.com/muyingzhishi/163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