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说 坐月子(百科全说坐月子全部视频)

小贝 2025-10-29 10

坐月子,这个在我国传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新妈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享受。坐月子究竟有哪些讲究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坐月子?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坐月子。坐月子,又称产后调理,是指女性在分娩后,根据中医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的调理,帮助身体恢复到生育前的状态。

二、坐月子的时间

一般来说,坐月子的时间为产后42天。这42天里,新妈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段 注意事项
第1-7天
第8-14天
第15-21天
第22-28天
第29-42天

三、坐月子的饮食

坐月子期间的饮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坐月子期间需要注意的饮食原则:

* 高热量、高蛋白:产后身体虚弱,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 易消化、易吸收:产后肠胃功能较弱,应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 清淡、少油腻: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引起便秘或加重乳腺炎。

四、坐月子的生活

坐月子期间,新妈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保持清洁:产后身体虚弱,容易感染,要保持身体和会阴部的清洁。

* 适当运动:产后适当运动有助于身体恢复,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

* 保持心情舒畅:产后情绪波动较大,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

五、坐月子的禁忌

坐月子期间,有一些禁忌需要特别注意:

* 避免受寒:产后身体虚弱,容易受寒,要避免吹风、受凉。

* 避免碰水:产后身体容易感染,要避免接触冷水。

* 避免性生活:产后42天内,避免性生活,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六、坐月子的误区

* 误区一: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

* 误区二:坐月子要捂汗

* 误区三:坐月子不能吹空调、吹风扇

以上三个误区都是错误的。产后身体虚弱,但适当的清洁和通风是有好处的。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七、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 保持良好的睡眠:产后身体疲惫,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产后身体虚弱,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 注意保暖:产后身体容易受寒,要注意保暖。

总结

坐月子是女性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正确的坐月子方法可以帮助新妈妈身体快速恢复,避免留下病根。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正在坐月子的新妈妈们,祝你们身体健康,宝宝健康成长!

产后不坐月子会对产妇身体有什么影响

在中国,坐月子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生过孩子的女性朋友们,都知道生完孩子后一段时间内身体有多虚弱,亟需良好休息,以利于身体恢复。所以,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坐月子这件事情能够约定俗成并延续至今,其实是女性为自己争取到的一项为数不多的权益。

虽然有些月子里的规定深受现代广大女性的诟病,比如不能洗头不能洗澡,不能开窗,不能吃香喝辣,不能吃冷凉食物,多吃鸡蛋红糖水等等。但是,在以前的条件没有这么好的时候,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以前没有空调,不能调节冷热,孩子生在太冷或太热的时节,都挺遭罪的。产妇刚生产完,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如果吹风容易感染风寒;

吃的方面,如果吃冷凉的也可能会感冒,吃辛辣重口的也不利于身体恢复。其实,不光是坐月子,平时生病了或者做什么手术之后,医生一般也会叮嘱要饮食清淡,少吃辛辣重口食物。

当然了,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坐月子的时候也不必什么规矩都要跟以前一样。比如,不能洗澡洗头。

说实话,月子一般都是30天,一个月内不能洗澡洗头,我是真的hold不住。也许一开始身体条件确实不允许的时候,能撑个十天半月不洗澡,等到身体允许的时候,我是一定要洗澡的,不然身上全是汗味奶腥味,不仅自己受不了,宝宝估计也够呛。

头发就更不可能三十天不洗了。我油性发质,平时洗头最多一天就开始出油了,看着就有点脏,然后开始痒,偏偏头发又少,头发一脏就看着很恶心,压根忍受不了。用毛巾包住脑袋那更不可能,我估计我会疯。

所以,当初我在月子里面的时候,除了一开始三四天确实行动不便,几天后我就开始自己洗头了,然后及时用吹风机吹干,洗完后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很多。生孩子后十来天就开始淋浴,但是速度要快一点,不能洗太久,因为虽然是顺产,但站立时间长了确实感觉伤口要裂开的样子,也不利于身体恢复。

那些说外国女人不用坐月子,不像中国女人那么矫情的言论,其实也不对。外国虽然没有坐月子这种说法,但是人家有产褥期,这个产褥期可是比月子期还要长,一般是42至56天,用于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等方面的调适与复原。这个产褥期内虽然要遵守的规定与中国的月子期不尽相同,但应该都是以对女性身体好为出发点的。

产后不坐月子,肯定会留下月子病。我婆婆经常跟我说,她那时候坐月子条件没有这么好,奶奶还让她去打水,打水的时候要往水井里扔几块石头,这样身体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婆婆说她的手关节、腰啊总是疼痛,估计就是那时候没好好坐月子累的。

几十年过去了,没好好坐月子的都记忆犹新,也确实留下了月子病。我坐月子的时候,有一次逞能,动了凉水,手关节也非常疼痛。产后不坐月子到底对身体带来什么影响,每个人不同,也无法估计危害程度,但是确实有必要做。

中医认为在分娩的时候,产妇体内的气血消耗很大,一般需要6-8周才能恢复,所以要坐月子进行调养,保证未来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把产后6周以内这段时间成为产褥期,子宫要经过至少6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孕前的程度。

另外,在怀孕期间,胎儿不断增大,产妇的内脏移动位置,负荷加大,内分泌系统、关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不坐月子,这些变化恢复也会非常缓慢。

在分娩的时候,产妇耗费了很大的体力,才把孩子生出来。产妇自身的体力不足、抵抗力也会下降,需要坐月子恢复体力,增加抵抗力。

坐月子期间,新生儿频繁胃容量很小,会频繁醒来喂奶,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如此,这种情况让产妇疲惫不堪,如果不加以休息,势必会影响身体健康。

1、关节疼痛

怀孕时,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骨盆韧带松弛,如果不坐月子,不注意休息、见凉水等,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如手关节、腰部疼痛

2、内脏脱垂

如果过早的提重物、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可能会损害肌腱韧带和肌肉,还可能导致子宫、内脏脱垂等问题。

3、其他疾病

如果不坐月子,有些产妇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身体问题,如会阴损伤、产褥热、急性乳腺炎、产后无乳等问题。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总之,坐月子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坐月子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还是慎重为好!

“坐月子”恐怕是只有中国才会有吧,而且根深蒂固,不容反驳。

当你想洗头、洗澡、剪指甲、刷牙等等的时候,老一辈的人就会说“等满了月再去洗,哪差了这几天类”!

我就会问她,那30天和31天有啥区别?

她说:我也不知道,老辈人传下来的,总归是有它的道理。

我说:那现在人家还说过月子过42天呢!你们那时候也不对啊!

她就会说:那还是你们兴的过42天,你一直过都管!

我……

如果你说过月子都是“缺孩子”的,别人肯定说你是“杠精”。

传统的过月子都包括哪些?

衣:全副武装,能穿多少穿多少,更可怕的是还要扎住腿,防止进腿里风。

食:鸡蛋、红糖,鸡蛋、红糖,……

住:门窗紧闭、密不透风。

行:月子里就不要想着出去了。

那么不坐月子到底有什么影响呢?(老一辈人以为的)

短期影响:身体虚弱

远期影响:胳膊疼、腿疼、腰疼、咳嗽、骨质疏松

身体虚弱我可以理解,也能理解,就连是头疼发烧之后几天也会身体虚弱,更何况是生了个孩子,特别是剖宫产或大出血的宝妈身体会更虚。

但是说哪哪疼,我就不能理解了,比如:腰疼,有人说这是产后没有做好月子,不知该从何说起呢!

老一辈的人说不要剖宫产、不要打无痛,麻药通过腰部给药,老了会腰疼。

也有人说:月子里不能久坐,不然老了会腰疼。

还有人说:月子里受寒了,老了会腰疼。

可是真的会这样吗?恐怕只有老了才知道吧!

虽然说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坐月子习俗不能用科学来证明,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都不能用,可能是真的怕老了会全身疼,也有可能是想做个乖儿媳妇,婆婆妈总不会害你。

你好,我是空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关于产后要不要“坐月子”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年轻的妈妈跟老一辈人争论最多的一个事情了。那么到底产后要不要坐月子,不坐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呢?这里我们可以先了解几个概念:

我们都知道“坐月子”是中国才有的传统叫法,但产后的身体恢复期,却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的,国外的妈妈们也会有产后身体恢复的一个阶段,医学上的名字叫做“产褥期”。

这个阶段确实是女性产后身体恢复的一个阶段,虽然国外没有类似于我们坐月子那么多繁琐的规矩,但是相关主要的事项还是需要产后妈妈们注意的。

比如产后个人卫生清洁的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以及产后伤口的愈合恢复,都是需要在产褥期注意好相关的休息跟护理的。

我们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把妈妈们在日后带娃过程中,出现的身体情况简单地归结为“月子落下的病”。

其实这种说法确实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产后的身体恢复情况,的确跟产褥期是有一定的关联,产褥期如果休息恢复得不好,那么确实会影响产后妈妈们的身体健康,但也不是绝对的。

举个例子,假如产后妈妈负担比较重,大多数时间都需要一个人照看宝宝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就难免会出现腰背部的酸痛,或者肩肘的问题,这其实跟“坐不坐月子”、“月子做得好不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长时间地抱宝宝,必然都会造成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产后身体恢复的情况,真的不能用坐月子一概而论,但产褥期还是需要妈妈们注意相关的护理及休息的。

我是空妈——育儿是个繁琐长远的事情,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产后不坐月子,对身体有一定影响坐月子期间,是身体恢复的关键期,不好好保护身体,还可能会落下月子病。我表妹坐月子没坐好,现在走路多了脚后跟发麻。

很多妈妈都羡慕,西方国家的女人生完孩子不用坐月子,觉得坐月子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但其实,随着认知的提升,不少外国女性开始效仿我们国家坐月子的习俗。我有个朋友嫁到法国,她生孩子也在那边,据她说,虽然不坐月子,但也要好好休息的。她们的产后福利比我们国家还要好,女性没那么大生活压力,而且基本都是夫妻一起照顾孩子。

分娩的时候,体内的气血消耗,是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的。医学上把产后的6~8周(每位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不同)称为产褥期,而坐月子的30天,只是产褥期的前阶段,直到产后8周,都建议保重身体,这段时间是身体的内脏、分泌系统以及子宫恢复的关键期。

剖腹产妈妈要在肚子上切开一个口子,产后不坐月子,伤口恢复的或许不理想,以后阴天下雨就会疼、痒;而大部分顺产妈妈是需要侧切的,这样也需要静养,帮助伤口愈合。尽量不做重体力劳动,避免造成伤口二次撕裂。

临产前,身体会分泌松弛激素,帮助胎儿更快的通过产道。等生完宝宝后,体内激素水平需要一段时间恢复,而月子期间,骨骼、关节、口腔内的牙齿等,都相对松动,这时候如果按照平时的饮食来吃饭,产妇身体是承受不住的,牙齿也很难咬动食物。一般建议月子里的食物,尽量松软、温和,适合产妇的身体状态。

产后不坐月子、不注意身体健康的话,可能会有关节疼痛、腰酸、内脏脱垂等现象,还有些妈妈可能出现,母乳不足、乳腺炎、产褥疹等现象。

现在育儿讲究科学,我们坐月子也是如此。并不是每天躺着,不洗头不洗澡才是坐月子。如果你是在私立医院或条件较好的医院生产,出院之前护士就会带你去洗头了。

首先,饮食遵循“清调补”。第一周清理体内的恶露,饮食尽量清淡、好消化,比如面片、鸡蛋羹、稀饭等,都比较适合。第二周开始则需要调理身体,可以逐渐增加下奶汤的摄入,但尽量不要太油腻,帮助调理身体。第三周和第四周,则是需要补充营养,分娩时对身体的损耗比较大,这时候需要补充。

其次,注重个人卫生。坐月子也是可以洗澡、洗头的,但最好有家人陪同,避免突发晕厥。顺产妈妈在产后一周可以淋浴,剖腹产妈妈则需要根据伤口恢复的情况来定。如果不能洗澡,也建议每天擦,保持身体的干燥和清洁。

最后,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坐月子期间,也建议妈妈们保持一定量的运动,比如腹式呼吸、散步、提肛运动等,这些在网上都能搜到相关的视频,可以跟着做。

Tips: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进行调整,温和、低强度的运动,适合月子期,不建议太过剧烈。

总之,产后坐月子,还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但不必要遵循老人的那一套法则,科学坐月子,身体恢复才更好。

健康的产妇是不需要坐月子的

只有不健康的产妇才需要坐月子

比如有的女孩小产把孩子在厕所生下来,随手就扔了,转身出去就继续上班了呢

深圳有一个四s店的小哥,有一天听到汽车堆里传来婴儿的歌声,只见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躺在地上哇哇大哭,他赶紧报告领导,正当他们准备抱走孩子的时候,一个女人从外面过来说这个孩子是她刚刚生下来的,店员们当然不信,於是她与他们大吵一架,调出监控一看,果见她匆匆进来,在车子中间蹲下,不到30″时间,就传来婴儿的哭声,然後她起身就离开了四s店

[需要坐月子的人是因为身体不好营养不良,如果她们生完孩子之後没有好好调理调理就会导致身体健康出现意外甚至死亡]

你好,非常高兴为你解答问题,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女人只要生完了孩子就一定要坐月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文化习俗。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普的传播,很多做月子的陋习渐渐被摒弃了,开始科学的坐月子,洗澡、洗头、刷牙这些卫生都不再束缚着产妇,也不再绝对卧床休养,并且开始注重产后的适量锻炼,非常有利于产后身体恢复。

在传统的习俗里,之所以重视坐月子,是怕落下产后病根。比如腰酸背痛、或者是留下了手疼或腿疼的毛病。其实只要带孩子太劳累,不管是不是在月子里,都容易发生这些毛病。

中西方的女性是不坐月子的,但在体质上和我们是有差别的,西方女性骨盆大生孩子相对轻松,以及从小饮食习惯不同,就没有我们这么多禁忌。

但是,怀孕十个月,身体各个系统都超负荷运转了280天。孩子生出了,适当的休生养息还是需要的,只不过没有那么多的禁忌。

所谓的做月子,主要就是休养,让身体早日恢复。传统意义上的坐月子,现在几乎没人可以做到了,再说也没有必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生完孩子身体虚弱,一定在月子里好好补养,好好休息,不注意的话可能会落下月子病,不好治,可能会影响生活

坐月子在我国古时称之为“月内”,是生产之后产妇修养、修心的一个行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所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坐月子这个习惯。那产后不坐月子会有什么影响呢~~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生宝宝对妈妈们有什么影响~

首先,宝妈们的骨骼会发生变化。

怀孕后,宝宝会在体内逐渐增大,会加大妈妈们盆底肌的负荷,脊柱和下肢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迫,我们的腰椎尾椎骶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其次,宝妈们的情绪会发生变化。

因为怀孕后受激素的影响,大多数的宝妈情绪都会有所波动,心思敏感,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会忍不住哭泣。有的严重者心情不好,脾气暴躁。

最后,其他方面的变化。

比如脱发、体态的改变,饮食的改变等等。

所以,坐月子就是为宝妈身体恢复、舒缓心情而提供的一个时期。同样,如果不坐月子,就有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一、生完宝宝不注意休养,接触凉水,受风后就容易引起关节疼痛。

二、生完宝宝就做剧烈运动等,就不利于卵巢恢复、内脏移回原来的位置等。

三、生完宝宝不注重饮食调理,就会造成奶水不足,身体营养缺乏,不忌口,喜欢吃寒凉的冰激凌等,就容易体质变为虚寒,身体不易恢复等。

我们和西方人体质不同,所以还是按照传统进行科学坐月子。适当运动,注意通风,合理饮食,母乳喂养~优秀的妈妈成就优秀的宝宝~~~

关于坐月子这种事,来自一位宝妈的真实阐述,希望看后有所启发:

本来我也是个受过高等教育拥有批判性思维的现代女青年,之前一直对坐月子这件事是嗤之以鼻的,觉得是纯粹的封建糟粕,直到我自己生娃坐月子。

怀孕之前我是一只还算认真的健身狗,BMI18.1,从小没咋生过病,从没痛经过,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孕期赋闲在家,每天外出买菜回家做饭拖地擦桌,还要给“辛苦工作”的老公按摩,啥事都干,自己走路去产检,自己开车开到孕9月,预产期见红住院,阵痛4小时,进产房半小时顺产7斤多的宝宝。我这身体应该算很不错了吧?

可是产后我简直虚脱了。从生完娃以后就开始排恶露,简单来说就是像月经一样,排出子宫壁上残留的组织,这个过程大约是一个月,其中流血至少一周,我加入的孕妇群里大部分产妇流血时间在20天以上,反反复复。我流血流了20天左右。

生完娃以后,我开始浑身不停地出汗,大汗淋漓,这是在身体在排出孕期囤积的水分,第四天出院时就瘦了20斤。出院就去了月子中心,被月嫂们要求穿长袖长裤,我本不以为然,直到空调开到26度我还觉得冷,穿了长袖长裤还要盖着被子睡觉才不觉得关节不适。任何时候躺完起身,只要稍微起得猛一点,便一阵眩晕,得马上弯腰扶着床,我以前不这样。

以上是身体宏观情况。微观慢慢说。

1.伤口。我顺产侧切+撕裂严重,侧切伤口3厘米左右,撕裂伤口2厘米左右,一个月没能坐,吃饭都只能站着,喂奶躺着喂,不吃饭不尿尿的时候都躺着,伤口每天消毒三次,红外线灯烤三次。最倒霉的是我对缝合线完全不吸收,月子期间去医院拆线两次都没拆完,疼得一逼,长时间不愈合令人崩溃。我起码为这事哭了三次。说自己是个字面意义的烂逼真不为过。顺产伤口只算是皮肉伤,剖腹产更需要休养。

2.盆底肌功能失调。首先表现为尿尿拉屎困难。在医院那几天,我每次尿尿需要十来分钟,坐在马桶上死活尿不出来,一头一身的汗。拉屎只能用开塞露,否则一使劲伤口可能绷开。直到现在我尿尿还不是那么正常,得酝酿个几十秒。其次表现为不能久站,站着洗个澡短短二十分钟时间,从尿道口到肛门都在往下坠,坠胀,疼痛,感觉伤口又要崩开了,得躺下才能好转。而我,是一个从孕前就一直坚持做凯格尔运动,并且产后不漏尿的人。我尚且如此,不知道那些漏尿的该有多难受。

3.频繁喂奶。一天喂奶次数大约12次,白天10次,夜晚两次,因为我家宝宝是天使宝宝。每天大量喝水喝汤,唇部依然干裂,头发枯萎,指甲都不怎么长了,营养全到母乳里去了。宝宝非常天使,从不乱哭乱闹,我认真涂眼霜,依然抵不住眼袋和黑眼圈。晚上两次夜奶,每次都需要半小时以上,因为要把多余的奶吸出来需要时间,以防堵奶。睡眠不足很明显,而我这绝不算严重的。

4.子宫恢复。子宫要从那么大恢复到比拳头还小。它不是自己悄无声息地恢复的,要靠宫缩。宫缩靠孩子吃奶刺激,每次孩子吃奶时,都会看到子宫突然硬了,在小腹上鼓起拳头大小一坨,硬硬的,伴随着疼痛和出血。它还要从小腹下沉回到盆腔,需要大半个月。这个过程需要休养呵护,否则子宫恢复得不好会有一系列麻烦,比如影响下次怀孕。

至于为什么不能洗头,见风,对没有电吹风没有空调没有暖气,产妇普遍营养一般的从前来说,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最好不要感冒。感冒了打喷嚏伤口会裂,咳嗽伤口会裂。没伤口的,一个感冒就会让产妇病倒,因为身体太虚弱了。不能吃凉吃辣的是因为可能会拉肚子,拉肚子伤口也可能会裂的。。。生冷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吃了拉肚子也可能让产妇病倒的。。。而且可能影响母乳,导致不能给宝宝喂母乳。不能母乳意味着影响宫缩,影响子宫复旧,影响产妇身体恢复,所以,其实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身体真的特别棒,条件也不错,相信自己不会感冒,也可以保证不会吃到被细菌污染的食物的产妇,可以无视。比如我。我一周就洗头洗澡了,一直吹着空调,但用了挡风板。重要的是,别病倒了。

坐月子在西方叫产褥期,下面附上百度百科。

产褥期(传统的“坐月子”只是产褥期的前30天)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及为分娩进行准备,生殖器官及全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娩后则通过一系列变化,使生殖器官及全身(除乳房外)又恢复到非孕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约需42天才能完成。自胎盘娩出后,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在这段时间里,产妇的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身体的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正常,如通过排汗、排尿的增加来减少多余的血容量;胃酸增加。胃肠道张力及蠕动恢复,使消化能力恢复正常;不哺乳或部分哺乳的产妇可有月经回潮。总之,产褥期是全身多系统包括体形、腹壁等逐渐复原的时期。

那到底有没有月子病呢

说到月子病很多人都不陌生,特别是生活孩子的人,一般生孩子后女性都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周围的人经常会提醒自己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吃,最常见的说法就是月经期间不能洗头、不能洗澡、不能刷牙等等,真的有月子病吗,月子病真的很可怕吗?

1、月子病是什么

“月子病,亦称之为“产后风、月痨、月家痨、月奸病、月中伤、干耳病”等,是妇女在分娩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侵入而引起的一种病症。”

读起来有点绕(其实是没看懂),笔者又认真研读了百科中的病情概况,简单来说就是月子应该好好调理,若调理不当就可能会产生月子病,如遇冷、情绪抑郁或者在月子期间同房,可能导致怕冷、怕风、关节疼痛等风湿症状。

似乎是有那么点道理,好好调理是应该!而网上关于月子病五花八门的帖子基本就是瞎扯了。以下是笔者翻各种月子病的帖子和文章总结的:

坐月子第三天忍不住洗头了,头疼!——月子病

坐月子吹风了,关节痛腰痛!——月子病

月子期间刷牙了,牙齿松动牙酸!——月子病

坐月子碰凉水,得了风湿!——月子病

凡是能和月子扯上关系的疾病、症状都是月子病。看来这月子病根本就不是一种病,而是一个统称,集合了所有人们认为是由于月子期间照顾不周而引起的问题!

而且笔者还发现了,这些月子病大都不是医生诊断出来的,而是网友把这个情况自动归结到月子病范畴的。

2、那到底有没有月子病

笔者一向是倡导科学、循证的,查找了很多资料,中医认为这只是一种民间的说法,而现代医学中根本连“月子”的概念都没有,更别说“月子病”了,能与之对应的只有产褥期和产褥期并发症了。

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产褥期,通常需要6~8周。产褥期的时间不是绝对的,如果新妈妈的恢复情况不好,产褥期会延长,但至少需要6周的时间。

可见真正的坐月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30天,而是42天。另外,由于孕期妈妈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以及为分娩做准备,全身及生殖器官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血容量增加,雌激素、孕激素等内分泌变化,内脏器官被胎儿挤压;分娩时,胎儿又对盆底、女性私处进行了“破坏”。

以至于宝宝出生后,新妈妈身体各器官需要时间来调整:

各脏器回归原位——大约需要6周

子宫恢复至未孕状态——大约需要6周

女性私处紧张度——大约需要3个月

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恢复——大约需要2~3周

消化系统——大约需要1~2周

内分泌系统——产后1周将至未孕水平

盆底组织——可能在产褥期恢复至未孕状态

腹壁紧张度——大约需要6~8周

泌尿系统——需要2~8周

从而导致了身体上的一些变化,但这些真不是月子病呀!

这些“月子病”不是“病”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孩子出生后,身体不再需要那么高负荷的运转了,它就会自动调整机体功能,尽快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些都是恢复期的必经阶段。

1掉头发

人体的头发是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每个毛囊工作的时间大约是3~6年,在这期间可以称作生长期,随后与1到2周的退行期,毛囊开始萎缩,然后有5~6周的休止期,头发掉落。等毛囊休息结束后,又继续进入生长,依次循环。

正常人处于生长期和休止期的头发会保持平衡,每天都会掉落约100根头发。孕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让较多的头发处于生长期,脱落较少,你能明显感觉头发变多了。

可是产后随着宝宝的出生,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那些因怀孕本来应该变为休止期却仍然停留在生长期的头发,开始进入退行期,再到休止期,大量头发开始脱落。所以新妈妈会感觉产后头发成缕成缕的掉。但不要担心,这种情况通会在半年左右恢复正常。为了适应这个尴尬期,新妈妈可以把头发扎起来,或者干脆剪一头干练的短发。

2多尿盗汗

怀孕的时候,准妈妈体内的水分差不多增加了1.4kg。但是产后这些水分没用了,就要通过肾脏和汗腺排出体位,以至于上厕所的次数和尿量增加,而且出汗也较多。这种现象一般在产后1周左右好转,有的可能需要2~8周的时间调整。

3尿失禁

确实,对于一个正值青年的女性,尿失禁确实很尴尬,但对于一个刚生完孩子的新妈妈来说,尿失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是一种张力性尿失禁,是因为盆底肌肉、韧带和筋膜在孕期激素的作用下变得松弛了,再加上分娩时过度伸展,导致人体控尿的能力下降。

随着产褥期盆底组织的恢复,这种情况会逐渐好转,1/3的产妇会在产后1周内有所好转,大部分产妇在产褥期结束时尿失禁就会完全消失。新妈妈们还可以通过多练习凯格尔运动,来促使盆底肌张力的恢复。

不是“月子病”的“病”

有些被认为是月子病的病,其实跟坐月子没啥关系,关键还是跟人有关,比如牙齿松动、关节炎、腰酸背痛等。

1月子里刷牙会掉牙

有人说月子里不能刷牙,否则牙齿松动,甚至掉牙。这完全是在颠倒黑白,月子里不刷牙才容易引起牙齿松动呢!我们知道孕期由于激素的原因,牙龈变得很敏感,较非孕期人群更容易发炎、出血;产后的一段时间,在内分泌系统还未恢复非孕状态前,这种情况会持续,孕妇要注重口腔健康,新妈妈当然也应该注意口腔健康。

正常人在饭后几分钟内,口腔内的细菌就会繁殖,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会发酵、腐败,与细菌混合,易造成口腔感染,如牙龈炎、牙周炎等,这就会导致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和牙齿脱落。

因此,如果新妈妈出现牙齿松动,首先应该反思口腔清洁工作是否做到位了,而不是怪刷牙。若松动严重,则要考虑牙龈炎或牙周疾病,需要去口腔科检查或治疗。

另外,为了预防这种情况,产后应该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

坚持刷牙漱口。产后第一天可用漱口水或温水进行漱口,第二天开始用软毛牙刷、温水刷牙。刷牙时,要沿牙缝上下刷,不要左右刷,以保护牙周不受损伤、出血。

2月子里受风会头痛

头疼是月子病里提到比较多的一种,大都是在说月子期吹了风、受了凉会导致的头疼,并且难以治愈,以后一吹风就会头疼。

头痛确实是孕期和产后女性比较常见的问题。产后头疼最常见的病因是紧张性头痛,这多是由于激素和其他生理变化、睡眠不足、不规律的饮食、心理压力过大、疲劳所致,其占产后头疼的比例约为39%。不过,这种头痛通常通过调整心情和生活习惯、放松、休息、按摩等方法就能得到缓解。

还有一部分是偏头痛,这部分女性大多在孕前就有偏头痛史,在孕期由于雌激素的波动,60~70%的偏头痛会得到改善,但在产后却很容易复发。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偏头痛复发率比奶瓶喂养的低很多。

可见,这两种产后头痛都不是因为受凉、吹风引起的。当然产后还有一部分严重的头痛可能是疾病引起的,比如先兆子痫、垂体出血、脑静脉血栓等。如果新妈妈遇见这一类头痛,不要犹豫,立马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排查病因,对症治疗。

3月子没坐好,下雨天就关节痛

有很多帖子在说月子没坐好,得了关节痛,并落下了顽疾,变天下雨就痛!

实际上,腰痛、背痛等关节痛也是一种孕期产后常见的症状,这种疼痛在孕晚期就开始显现,并持续到产褥期,这是因为:

首先,产后体内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整个身体激素要经历一个重新平衡的过程。而激素调控骨关节的代谢,使得肌肉、肌腱的力量、弹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关节囊以及关节附近的韧带松弛和功能减弱,导致出现关节疼痛。

其次,怀孕时子宫增大,身体重心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孕妇的脊椎和下肢,各个关节的受力点发生了变化,但孩子出生后,身体负担减小,身体重心需要再次调整,关节的受力点也需要重新调整,也是导致关节疼痛的原因。

最后,新妈妈在给孩子喂奶或抱宝宝时姿势不当,也容易导致关键疼痛。比如喂奶时长时间低头看宝宝,对颈部压力过大;直接弯腰下去捡东西导致腰部受损等。

所以在产后恢复阶段,新妈妈也应该像孕期一样注重姿势、保护颈椎、腰椎,避免因动作不当造成伤害。

而手臂疼痛,大多数是因为臂力不够,又需要长时间的抱宝宝,特别是宝宝的体重还会一天天增加,抱得时间长肯定会疼的。这不仅新妈妈有,相信很多新爸爸也有这个问题。

4月子坐不好,要得风湿病

我们来看看一个北京301医院风湿科梁东风医生的病例分享:

病例简介:女性,27岁,产后怕风,遇凉后关节、肢体痛半年。患者产后1个月出现遇凉或吹风时关节肢体疼痛,同时感觉有凉风向关节里钻。同时,间断出现肢体麻木感、膝关节周围烧灼感、胸骨周围疼痛,间断头痛、头晕,并常伴有失眠、心悸、胸闷、阵法出汗。然而,多项风湿化验均为正常。

据患者介绍,其产后由婆婆照顾,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患者对婆婆很多方面都不满意,然而,又不好多说,只能憋在心里。时间长了,心里很是郁闷,常常独自哭泣、整夜不眠。

出现这些风湿症状后,一直认为是坐月子期间碰凉水导致的。由于担心病情恶化,一直比较焦虑、烦躁。

来诊后,考虑其诸多症状为抑郁/焦虑的躯体表现,经医学心理科会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用药后症状逐渐好转,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是不是很神奇?月子病竟然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好了!据梁医生分享,临床所见“产后风湿”病例几乎都伴有抑郁/焦虑的饮食,用抗抑郁治疗效果明显。

可见,很多月子病跟月子真的没有什么关系,跟人却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跟新妈妈的认知、情绪和心态有关。

4真正需要警惕哪些产后并发症

相比上面介绍的那些问题,产褥感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这是一种发病率6%、且可能导致产妇死亡的产褥期疾病。产褥感染是分娩或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其主要症状是发热、疼痛、异常恶露。

体质较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的新妈妈需要更加注意,若在产褥期出现2~3日低热,然后转变为高热,要考虑感染的可能,产褥期切记不可自行使用退热药,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找出发热的原因。

另外,产后抑郁也是应该引起新妈妈关注的问题,因为生完孩子后,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大多数新妈妈都会发生剧烈的情绪波动,加上要照顾新生儿、睡眠不好、身体的变化、两口之家变成三代同堂等等因素,烦躁、悲伤、焦虑等负面情绪很容易占据新妈妈的心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能触发她们敏感的神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崩溃。如果这时还用坐月子的条条框框去禁锢她,很容易发生产后抑郁。

3、产后补气血可防月子病

刚刚产下小宝的辣妈们,最关心的是怎么把孩子喂养好和极速瘦身,对如何利用产褥期调补好身体,有时会漫不经心。年轻人甚至觉得,外国人都不坐月子,我们也没那么娇气。

但中医认为,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产后病的成因多为气血亏损、络脉空乏,如不及时调理可能会影响一生。月子病,又称“产后风”“产后身痛”等,多因产褥期调理不慎,出现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关节疼痛等系列症状。事实上,月子病在物质匮乏的古代十分常见,即使在生活条件优越的现代也时有发生。

日前,一位35岁的患者前来就诊,她在8年前生下宝宝后,就觉得身体差了很多,一吹空调就觉得寒彻入骨,头痛、头皮发麻、关节疼痛,她无法到开空调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不辞了工作,甚至不得不与老公分房睡。她多次到医院就诊,但现代医学对“月子病”无计可施。最后来我们这里看诊,服用了一段时间的中药后,她怕风怕冷等症状大为好转,对冷气已经没有那么抗拒了,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

中医认为,产妇在分娩时要用气用力,尤其是头胎,更是腠理、筋骨大开,以致耗伤气血。即使是剖腹产,剖开子宫取出孩子,也是有创伤和出血的,故产妇产后百脉空虚,血运无力而生瘀,若不慎再感受风寒,则风邪乘虚入侵。如果月子里没调理好,经过3个月左右的恢复期后,筋骨、腠理密闭,寒邪滞留体内,流注筋脉,就会出现明显的怕冷、周身骨痛等症状。尤其平时久坐少动,素体阳虚的都市女性,产后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女性产后多虚、多瘀,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运用中药辨证论治,适度调养,就可纠正其偏颇体质,预防“月子病”。在此,给大家推荐几个经典方:

1.生化汤。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干姜炮黑2克,炙甘草2克,可加适量糯米酒同煎。能活血养血,祛寒化瘀,适合产后血虚血瘀的产妇。产后第3天开始喝,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用,连喝2周左右。

2.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党参各30克,山药15克,白术10克,当归、升麻、炙甘草各10克,熟附片4克。可补中益气,适用于体倦乏力,动则汗出者。每日1剂,连服3~5剂。

3.四物补血汤。熟地黄、当归、枸杞子、桑葚各10克,炒白芍、鸡血藤、黄芪各30克,阿胶(烊化)10克,川芎5克,大枣5枚。可补血养肝,行血健脾。适用于面色苍白,视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的产妇。每日1剂,连服5~l0剂,早晚空腹服下。

虽然说月子期间是需要调理,但是很多说法都是不太准确的,所以不要盲目迷信,不同的生产方式女性身体恢复的时间和状况都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些常见的异常状况其实并不是月子病,我们上面已经提到了,其实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慢慢调理会好的,不用太担心。

月子餐怎么吃健康

月子餐是现在很多人越来越重视的,都会在产前规划好一份月子餐。但是月子餐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不仅仅是在菜谱上的搭配,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那么,月子餐怎么吃健康呢?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的小秘密吧!

月子餐怎么吃健康

因为产妇的体力和食欲在分娩第一周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月子餐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可以吃芝麻油炒猪肝、甜糯米粥、或红豆汤、鱼汤等。这些都有利于清除恶露,坐月子的第二周月子餐可以吃香油炒猪腰、鱼汤、桂圆粥等有利于孕妇子宫收缩的食物,总之是要营养均衡摄入,不挑食,可以吃一些蔬菜跟水果,坐月子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很多人盲目的认为,月子里就是要好好地进补,但是一味的进补反而对产妇的身体无益。月子餐的搭配一定要分阶段,分个体情况,个人口味等,尽量做到平衡膳食、营养合理,让产妇一边调理一边进补。

产后第一周,产妇主要是以排出腹内的恶露、废水、废弃及废物为目的,此阶段的月子餐搭配上应该尽量清淡,拒绝油腻。因为此阶段来讲,产后妈妈刚分娩身体比较虚弱,胃口相对较差,此时月子餐应以口味清淡营养均衡为主,还不适合进补。

产后第二周,产后妈妈的身体主要以收缩子宫、收缩骨盆腔为主。此阶段的产后妈妈分娩时的伤口已经复原得差不多,胃口也有好转,此时的月子餐搭配可以适当进补,主要以补血和补维生素为主。

坐月子饮食禁忌

1、忌多吃味精:

为了婴儿不出现缺锌症,新妈妈应忌吃过量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内的婴儿,如果哺乳期间的妈妈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则不利。因为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过

2、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产后身体气血亏虚,应多食用温补食物,以利于气血恢复。若产后进食生冷或寒凉食物,会不利于气血的充实,容易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并且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食用辛辣食品,如辣椒,容易伤津、耗气、损血,加重气血虚弱,并容易导致便秘,进入乳汁后对宝宝也不利。而且妈妈产后气血虚弱,若进食辛辣发散类食物,如辣椒,可致发汗,不仅耗气,并可伤津损血,加重产后气血虚弱,甚至发生病症。刺激性食品,如浓茶、咖啡酒精,会影响睡眠及肠胃功能,对婴儿也不利。

来源:pcbaby2020-04-16 11:51:40

收起

大家还在搜

月子餐怎么吃健康又减肥

月子吃什么瘦身还排毒

产妇月子餐吃什么菜

月子健康瘦身食谱大全

月子餐怎样吃才能减肥

健康减肥月子餐食谱

月子吃什么减肥最快

月子里吃什么减肥最快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蔬菜

月子下奶餐食谱做法

月子期间吃什么瘦得快

月子期间怎么减肥最快

最适合月子里吃的蔬菜

坐月子吃什么能瘦身

月子期间吃什么好

坐月子吃什么菜

月子吃什么减肥又营养

坐月子要吃什么补热量啊

月子期间吃什么减肥

怎么坐月子好

坐月子吃什么可以减肥

坐月子期间吃什么瘦身

月子吃什么可以减肚子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零食

相关推荐

剖腹产坐月子怎么吃才变健康漂亮的宝宝,剖腹产月子里可以吃鱼么_…

剖腹产坐月子怎么吃才变健康漂亮的宝宝剖腹产过后,妈妈们元气大伤,家里人也已经备好了各种滋补之物,就等着产后妈妈一一品尝.不过我们要提醒各位产后的妈妈,产后也要饮食有方,否则恢复遥…

月子餐怎么吃不胖对身体好_孕育常识_亲子宝典库_太平洋亲子网

月子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养孕妇的身体,来促进孕妇身体的身体健康.可能大多数的孕妇来说,在坐月子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发胖的情况.所以说我们在月子餐时就要好好的调理.我们可以吃一些简单类…

月子餐怎么吃瘦的快_孕育常识_亲子宝典库_太平洋亲子网

其中也包括饮食,对的饮食可以帮助减肥,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月子餐怎么吃瘦的快?月子餐…是因为月子餐能够补充产后孕妇的各种营养元素,将热量与营养合理分配,做到了健康饮食,从而使…

产妇月子餐可以放什么调料_孕育常识_亲子宝典库_太平洋亲子网

这个时候的饮食健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月子餐的营养搭配就是这其中一方面了,我们都说月子餐应…月子餐怎么吃最好呢?因为产妇的体力和食欲在分娩第一周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月子餐可以吃一些…

【坐月子吃什么】坐月子吃什么好、吃什么蔬菜、零食_亲子百科_太平…

产褥期营养的好坏,与产妇的身体健康及哺育新生儿的关系极为密切.坐月子是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十分关键而重要的时候.对于妈妈来说,产后身体丢失一部分血液,需要及时补充;生殖器官发生…

相关搜索

月子期间吃什么好

坐月子吃什么菜

月子吃什么减肥又营养

坐月子要吃什么补热量啊

月子期间吃什么减肥

怎么坐月子好

坐月子吃什么可以减肥

坐月子期间吃什么瘦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贝贝堂
  • 本文地址:http://www.beibeitang.com/muyingzhishi/40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